.jpg)
卓揆接見磐石獎得獎企業 全力協助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 建立護國群山
【記者張玉泰/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9)日接見「第34屆國家磐石獎暨第27屆海外台商磐石獎得獎企業」時表示,中小微企業是穩定社會的重要力量,政府除了以人工智慧(AI)協助中小微企業推動淨零及數位雙軸轉型,更衡量國內產業需求,在兼顧本國勞工權益下,充實跨國勞動力,並極力爭取臺美關稅調降至合理稅率及不疊加原MFN(最惠國待遇)稅率,期盼以政策協助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建立難以動搖的「護國群山」。
_00001.jpg)
卓院長致詞時指出,我國中小微企業家數超過167萬家、占全體企業逾98%以上;就業人數逾900萬人;年營業額超過28兆元,為國家中堅的重要力量。因此賴清德總統再三強調,為求國家經濟發展,除了重視高科技業發展外,也應兼顧中小微企業,中小微企業穩定,整體社會及國計民生才會穩定。本屆榮獲國家磐石獎企業計5家,另有來自美國、印尼、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等7家企業獲得海外台商磐石獎,得獎企業均為產業楷模,也是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世界,使我國達到經濟日不落國的典範,值得學習仿效。
政府一再加碼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方案,延續今(2025)年政策,明(2026)年中央政府總預算規劃的「國力新十大動能」之一即為「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另在中小微企業發展過程中,也期待以AI技術協助中小微企業進行轉型雙軸。臺灣在關鍵技術製造方面,具有世界重要的領先地位,希望持續強化軟體設計,讓百工百業均能導入智慧應用,達到「全民智慧生活圈」目標,因此「國力新十大動能」與「AI新十大建設」所構築的兩座金字塔,即為政府未來的重點工作。
針對企業關切的跨國勞動力議題,卓院長指出,現有三大方向,一是企業為本國勞工加薪,即可獲得較高的外籍移工或中階技術人力額度;二是放寬留用資深移工,企業可以將資深移工全數轉為中階技術人力,增進企業生產穩定;三是目前外界認為外籍移工或中階技術人力引進數量、速度不足,政府衡量國內產業需求,並加強本國勞工基本薪資、福利之外,勞動部將在部分國家直接設置據點,以有效掌控引進數量及速度。卓院長也指示勞動部將以政府力量保障外籍移工或中階技術人力的權益,同時也呼籲,政府提升本國勞工與本國薪資結構的同時,盼國內產業讓本國勞工共享國家經濟成長果實,給予本國勞工更多福利與權益的照顧。
有關臺美貿易談判進度,卓院長指出,臺灣高科技產業對美國至關重要,因此我方在談判過程提出有別於他國或優於他國的「臺灣模式」,包含四個原則:第一,產業投資是由企業自主規劃;第二,政府可透過信用保證機制,增加金融體系對企業的金融支持;第三,以臺灣科學園區獨特經驗,協助美國打造產業聚落;第四,希望美方提供土地、水電、簽證、法規等支持,促進產業聚落形成。目前談判已至尾聲,完成許多技術性磋商,正進行交換重要文件前的確認階段,期待至最後總結會議,達成最後協議。
政府極力爭取現有稅率20%調降至合理稅率、不疊加原MFN(最惠國待遇)稅率,以及《232條款》相關稅率獲最惠國待遇等。他強調,臺美雙方正進行健康有序、積極正面的談判過程,至於外界質疑臺灣產業是否外移,他回應,臺灣高科技產業及其垂直供應鏈已在臺灣形成生態系,無法輕易外移,另臺灣不只需要一個護國神山,更需要護國群山,「只要山在臺灣,臺灣就是山」,無法輕易撼動,政府會以更多政策全力建立臺灣護國群山。
我國繼7月颱風致花蓮堰塞湖問題,緊接而來是非洲豬瘟疫情,挑戰重重。非洲豬瘟對農業、養豬業、屠宰業及攤商等帶來直接衝擊,因此政府正全力圍堵疫情擴大。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召開的專家會議,最新公布臺中疫調顯有缺失,包括豬隻死亡時序及數量有落差、案例場人員及獸醫名單不一,建議中央協助地方政府。他已指示農業部、環境部及內政部,集結全國各縣市協助臺中,中央地方通力合作,將疫情控制於臺中。他強調,疫情在政府安穩控制下,無擴大跡象,擴大的是協助臺中的力道,包括疫調、防治疫情、廚餘掩埋去化的環境保護問題,也希望全體國人與政府共同合作,所有禁宰、禁運、禁用廚餘天數現為15天,待符合國際動物衛生組織的規定時間後,國產豬肉將再重返國際社會。
隨後,全國中小企業總會李育家理事長致詞時也肯定政府在臺美關稅、匯率、非洲豬瘟等議題迅速應對,展現安定社會的力量。尤其面對國際挑戰,政府積極推動數位化、淨零碳排與海外通路拓展,並提出韌性特別預算,協助企業創新升級,提升競爭力。
李理事長進一步提到,國家磐石獎自民國81年創立以來,國內已舉辦34屆、海外27屆,累積超過500家卓越中小企業獲獎。中小企業總會將持續扮演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溝通橋梁,提供建言與協助,共同推動中小企業穩健成長,期望中小企業能逐步成長至中大型企業,實現「群山並立」的產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