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央研究院院士楊振寧2015年在台灣大學以「美與物理學」為題發表演講。
財經組
[綜合報導]
新華社報導,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
楊振寧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58年榮獲中央研究院院士。他曾任教的北京清華大學表示,楊振寧因病逝世。
新京報18日報導,北京清華大學發布「沉痛悼念深切緬懷楊振寧先生」,當中提到楊振寧因病於2025年10月18日12時0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
首位華人諾貝爾得主楊振寧曾勉台灣學子多努力,楊振寧1922年出生於安徽合肥,1929年隨父母到清華園。1938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1942年入清華大學研究院,1944年獲理學碩士學位,1945年作為清華大學留美公費生赴美留學,就讀於芝加哥大學,1948年獲博士學位後留校工作。1949年加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1952年任永久研究員,1955年任教授。
1966年楊振寧擔任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愛因斯坦講座教授,創立理論物理研究所,並在該研究所工作至1999年。1986年起應邀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1997年起任新成立的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名譽主任,1999年起任清華大學教授。
楊振寧是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為現代物理學的發展作出卓越貢獻。他與米爾斯提出的「楊-米爾斯規範場論」奠定了後來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基礎,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石之一。
他與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的革命性思想,並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共同成為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楊振寧在粒子物理、場論、統計物理和凝聚態物理等物理學多個領域取得諸多成就,對這些領域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他是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科學院的外籍院士,獲頒國內外二十多所知名大學的名譽博士學位,還獲得了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富蘭克林獎章、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獎、求是終身成就獎等眾多榮譽。
楊振寧1957年以中華民國國籍榮獲諾貝爾物理獎後,於1958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他曾是中研院第一屆院士吳大猷的學生。
根據國立清華大學網路上資料,1986年,楊振寧首次以院士身分來台參加中央研究院院士會議,開啟了他與新竹清華大學的互動交流,後來清華為吳大猷舉辦九秩暖壽活動時,楊應邀擔任「人文與科技演講」主講人。此後每回來台時,楊都不忘撥出寶貴時間至清華演講,擔任梅貽琦講座,並與師生座談,為提升科學水準貢獻心力。
1996年,清華頒贈楊振寧名譽博士學位,這是清華有史以來頒贈的第一個名譽博士學位。2000年時,清華大學推選楊為第一屆校級傑出校友。
楊振寧1922年在安徽合肥出生,1964年他加入美國國籍,2015年4月1日他放棄美國國籍,加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北京青年報曾報導楊振寧講述2015年加入中國國籍的感受。當時94歲的楊振寧表示,他1964年加入美國國籍,當時做這個決定考慮了很久,是一個很痛苦的決定。
楊振寧又表示,他放棄美國國籍也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美國是一個美麗的國家,是一個給了我做科學研究非常好的機會的國家。我感激美國。而且,我知道很多美國朋友不會贊同我放棄美國國籍。」
2004年12月,當時82歲的楊振寧與只有28歲的翁帆結婚,這是楊第二段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