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玉泰報導]
退休老師鄭美淑發現:台灣藍染曾一度為外銷重要的藍靛布料,如今染料植物快沒有了,為了維護與鑽研傳統技藝,鄭美淑為藍染種了2、3公頃田,從種植、採收到完成作品,不用除草劑、親力親為,就是為了呵護台灣的土地。
鄭美淑畢業於中興大學農藝所碩士,曾在高職任職。教科書上藍染工法的複雜性與文化內涵讓鄭美淑著迷,2001年開始參加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相關課程,向研究員馬芬妹學習藍染技術,並另外翻閱古籍,吸取經驗,後來在大學、高職等開設染色植物相關課程。
「1936年左右因為大量使用化學染料,染色植物的經濟價值變低,染料農業式微…」出了3本染料植物相關書籍的鄭美淑,細數台灣染草歷史,16、17世紀掌握藍染料的國家就能成為經濟霸國,台灣成為各國爭相殖民地…過去先民穿藍染服裝上山下田可防蚊蟲瘴氣,然而,因製作耗時費工,加上科技進步後多用化學染料,藍染這塊傳統技藝面臨消失危機。
鄭美淑介紹植物染料在食品、紡織上的天然原料,並舉例:常吃的粉粿,原本都用可食用的植物增色,現在用化學色素1、2滴就行了。
鄭美淑的專業是經營農場、休閒農業,先生又對開民宿有興趣,因此兩人在苗栗經營結合藍染DIY的卓也小屋,場內數百種植物除了適合休憩,還能了解藍染的製法。
整套藍染製作的工作量十分繁複,主要分為種藍、採藍、打藍、建藍四道程序。鄭美淑有著台灣人的農業技術、刻苦耐勞的精神,萃取染料的技術也日益精進,2019年國際研討會上的藍靛色素品質獲得最高分。為了不讓植物染褪色,鄭美淑堅持每一塊布要染30次以上、讓顏色吃進布裡,鄭美淑指出,經過藍染後的布料耐穿、耐磨又耐洗,自己身上穿的這件衣服已10年都沒有褪色。
鄭美淑的藍染作品不僅成色品質好,加上師大美術系畢業的兒子卓子絡擔任設計總監,把藍染布料變成時尚感的作品,展出的衣褲、鞋子、圍巾、扇子、手提包等,有許多都是出自於年輕人之手。通曉英、日文的卓子絡將藍染作品帶到海內外展出、比賽,在台灣,兩座機場以及其他縣市文創區也有展位,國外人士也常來邀展。
2020台灣燈會在台中,受邀展出的慈濟,主燈就是由藍染圍繞著地球而成,地球兩旁的「飛天」出自卓子絡之手,而150片68*68公分的藍染方巾,在燈會期間需在陽光下曝曬至少半個月,身為慈濟志工的鄭美淑深知慈濟提倡環保理念,希望燈會後,所有作品都不被浪費,因此方巾的品質很重要。
鄭美淑與7、8位慈濟志工花了10天完成藍染方巾。在第一層氧化後再染第二次,至少30次,最後把浮色清洗掉,用了畫蠟藍染、縫紮藍染兩種技法完成作品。元宵燈會前,鄭美淑與卓子絡與慈濟志工在展區用手工一針一針密密縫,從早到傍晚方告完成。技法與原料全是鄭美淑無償提供,也因為品質保證,燈會尚未結束,就有許多人慕名認購燈會展出的方巾。
鄭美淑全家一起將台灣傳統文化藍染事業復興,希望保存台灣藍染的農業、工藝、歷史、文化,到海外參展也希望增加台灣的能見度。鄭美淑表示,期待讓消費者知道藍染衣物的得來不易與耐用,因為珍惜,就不會因「快時尚」、成本低而讓消費者不懂珍惜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