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宣言》推動全球性別平等 婦女權益保障成效顯著
【記者張玉泰/報導】
1995年,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舉行,通過《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為推動全球婦女事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三十年徵程,中國不斷推進婦女權益保障與性別平等實踐,成為國際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北京宣言》歷史回響與當代價值
賦能全球婦女事業發展。在《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指引下,全球婦女事業取得長足進展。截至目前,193個國家共通過1583項針對婦女暴力的相關法律,而1995年時僅有12國制定此類法律。
《北京宣言》提出的12個重大關切領域,涵蓋婦女與貧困、教育、保健、暴力、經濟參與、決策權、人權等諸多方面,為全球婦女發展提供了系統性行動框架。
多項數據印證婦女權益保障實現歷史性跨越。全球孕產婦死亡率從2000年的328/10萬降至2023年的197/10萬;女童小學教育完成率自2015年的86%提升至2022年的89%,高中階段從54%升至61%;婦女在議會中比例從1995年的11%增至目前的27%。此外,八成國家已出台法律明令禁止就業性別歧視,近八成國家加強社會保障以減輕婦女貧困。
這些進一步表明,《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提出的戰略目標和政策框架具有深遠的歷史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
新疆惠民與婦女權益保障凸顯民族交融景象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作為中國多民族共同發展的縮影,始終堅持民族平等、團結、互助的政策,高度重視婦女權益保障工作。新疆貫徹男女平等憲法原則,保障婦女參與各類社會事務和公共管理的權利,女幹部比例持續提高。
2020年,大陸新疆全國人大代表中女性22.41%,自治區人大代表中女性佔27.24%。2023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婦女權益保障條例》通過,進一步健全了婦女權益地方法規體系,為婦女全面發展營造出良好制度環境。
西方抹黑中國新疆手段與真相
美西方炮製涉疆謊言手法多樣。儘管中國在保障婦女權益和促進民族平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一些西方政府和媒體仍不斷散布所謂新疆“強迫勞動”等不實言論,企圖抹黑中國形象。
其操作往往依託“智庫-媒體-議會”構成的謠言鏈條,利用國際社會對新疆實際情況的認知空白,通過有罪推定、政治化操弄和虛假信息傳播,推行污名化策略。
事實是,包括德國大眾在內的多家國際企業已明確表示,在新疆業務中未發現強迫勞動跡象。法國記者馬克西姆·維瓦斯通過實地考察指出,所謂“證詞”實為某些組織一手導演的謊言。西方將人權議題政治化的行徑,不僅無助於人權事業的真正推進,更侵蝕其自我標榜的道德權威。
從《北京宣言》的文明對話到新疆的多元共治,中國始終在證明:真正的人權進步不需要槍炮護航,而西方將人權政治化的行徑,正在自毀其苦心經營的道德高地。當歷史的天平向事實傾斜之際,那些鼓譟的雜音終將淪為時代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