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鐵寧靜措施應包容親子 共創友善育童環境
高鐵寧靜措施應包容親子 共創友善育童環境
【記者張玉泰/報導】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進行運安會業務報告與高鐵寧靜車廂專案報告,立委黃健豪質詢時指出,高鐵用不完整資訊的民調結果,將所有車廂列為寧靜車廂是錯誤的作法,他要求高鐵公司進行檢討,規劃同時包容寧靜車廂與親子車廂的方案。同時,針對航空公司乘務員因身體不適仍舊工作導致憾事,黃健豪也要求運安會,將運輸安全自願報告系統通報項目,增加乘務員健康疑慮的通報,方能更全面保障交通安全。
黃健豪立委表示,高鐵公司針對寧靜車廂爭議,總以民調九成支持為理由。然而細究民調內容,抽樣對象為一年內曾搭過高鐵比例僅有44%,表示有高達六成沒搭高鐵的人表達對寧靜車廂認同度,高鐵公司為何不針對自己會員做調查,有效性與目標性才更明確。更誇張的是,僅有38%的人知道高鐵推行寧靜車廂措施,卻由這些人來表達是否支持。沒搭高鐵比例高、不知道推行寧靜方案,卻支持該措施,這樣的民調,高鐵公司當作支持論述嗎?
這份民調只有問是否支持寧靜車廂措施,卻過度解釋為支持將全部車廂都列為寧靜車廂。民眾對於公共空間尊重他人的文化是支持的,卻不代表在執行上要如此嚴苛。如果問卷加上是否支持寧靜車廂與親子車廂都設立,說不定支持度會更高,自從寧靜車廂推行後,許多家長紛紛在輿論上表達困擾,他也接到好幾通陳情電話,最誇張的是,有家長陳情,人在高鐵欲使用哺乳室,裡面卻有因哭鬧而被請進去安撫的幼童,詢問高鐵客服,卻回覆按順序等候使用,這明顯違反法令使用規定,實不可取。
政府現在將少子化列為國安問題,諸多政策都在鼓勵生育,提供友善養育環境,然而高鐵推行的全車廂寧靜政策已成為家長與嬰幼童的無形壓力,甚至是一種文化逼迫,沒有包容,哪來的友善育童環境?台灣人的和善與同理包容,應該從交通政策出發。
黃健豪於交通委員會提案,請高鐵公司研議,將寧靜車廂措施重新規劃,分設親子車廂與寧靜車廂,讓有需求的民眾各取所需,並於一個月內回覆委員會。
另外,針對航空公司乘務員身體不適仍需強行工作,導致不幸憾事發生。黃健豪要求運安會,應將運輸安全自願報告系統,增設通報項目,納入有關乘務員健康疑慮的通報,方能使運輸產業更加重視員工的身心健康,從而確保乘務員可以有健康的身心進行運輸工作,進而保障整體運輸交通安全。
分享:
瀏覽人數: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