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院周一(1月14日)以走私毒品罪判處一名加拿大男子死刑。(AFP法新社)
國際組
中加關係因為孟晚舟案陷入低潮,隨後中國拘捕兩名加拿大人更讓狀況雪上加霜。雖然北京反復強調相關案件與孟案無關,但殺雞儆猴意味濃厚。
中國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14日對加拿大籍被告謝倫伯格走私毒品案重新開庭審理,當庭宣判死刑。
加拿大在1月15日更新中國旅行諮詢資訊,警告加拿大人可能承受“中國當地任意執行法律的風險”。不久前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才指責中國任意使用極刑,將走私的加拿大男子謝倫伯格(Robert Lloyd Schellenberg)由15年監禁改判為死刑。
他說:“做為加拿大政府,加上國際的友人和盟邦,我們極為關注中國選擇開始隨意使用死刑......就像是這個例子。”
北京這項裁決和特魯多的反應使兩國已經緊繃關係更加岌岌可危。
謝倫伯格的阿姨尼爾森瓊斯 (Lauri Nelson-Jones)表示,家族最害怕的狀況真的發生了。她在給路透社的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心繋羅伯特。不敢想像他現在的感受和想法是什麼......這是一個可怕的、不幸的、令人心碎的情況。我們正焦急地等待有關上訴的任何消息。”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表示,極度關切加拿大被捕案件,並批評中國不應任意動用司法。
前加拿大駐華大使趙樸(Guy Saint-Jacques)表示,加拿大應立即召集兩國外交政策和安全顧問高層會晤,“向中方強調他們必須遵守國際法”。
大赦國際 (Amnesty International)研究員倪偉平(William Nee)說,在國際法中,僅能針對“情節最重大之罪行”判處死刑,毒品有關罪行未達到這樣的門檻。不過毒品走私在中國經常受到嚴厲的懲罰。北京在2009年處決了一名英國毒犯。
在中國,死刑處決的人數是國家機密。國際人權組織估計中國一年約處決2千人,是目前全球最高的數目,比其他所有國家處決數加起來都還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