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組
中共四中全會10月28日到31日在北京舉行。會後的公報和記者會重複了許多過去談過的政策,包括到2035年,中共建黨100年作為現代化裡程碑的目標。中國歷史學者章立凡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表示,加強一黨專政是重要的重點。
而四中全會公報中說要“管治”港澳,也引發外界猜測北京治港可能出現重大轉折。
中國國務院在11月1日舉行四中全會記者會。內容多重術公報中的內容,也是過去一年以來,習近平都已提出過的中國政經方針。
德國之聲專訪中國歷史學者章立凡,請他談談這次會議後的公報內容。他說:“其實沒什麼看點,基本上都是觀賞文章,就是講八股。主要重點無非就是在講國家治理體係與能力現代化,也就是加強一黨專政。”
在記者會上,不論是中國中央宣傳部、政策研究室、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全國政協辦公廳和司法部都不斷強調黨的領導。中國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江金權甚至說,若無中共的領導,“中國這個大國將四分五裂、一事無成。”
針對外界關注的香港局勢,港澳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沉春耀也再次強調,“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兩制從屬和派生於一國”。面對香港抗爭未止,他也說中央會“強化執法力量”,還要加強香港和澳門公職人員與青少年地國家意識,絕不容忍任何挑戰一國兩制底線的行為 。
章立凡針對公報有關香港的內容提出觀察,他說這次出現了一個新詞--“管治”。他說:“中國共產黨也以國家安全為理由,可能在香港重新啟動類似23條的立法。但是除非他們徹底砸掉'一國兩制'的牌子,否則他們也未必能做到,因為這種做法只會對中共對台灣的'和平統一'策略造成更負面的影響。然而,他們也可能真的不打算和平統一了,那就沒話可說。”
會議公報提到,“必須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管治,維護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
被問到中美貿易戰下,北京會採取緊縮還是開放的政策。中央財辦副主任韓文秀強調,“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營商環境會愈來愈好”。他表示,目前中國人均GDP已達到1萬美元,接下來會更大範圍全面開放,從自貿區到一帶一路,他說中國對外貿易更多元化。他也提到,北京將大幅放寬市場准入,而且是“全產業擴大開放”,同時會認真實施《外商投資法》,以及做好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