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i2.png)
擔心被感染 中國留學生回國潮
大陸組
近幾天來,意大利、西班牙、德國、法國的新增病例數量都繼續猛漲,以至於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上周將歐洲描述為新冠疫情的「震央」。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中國赴歐美地區的留學生紛紛購買機票回國,往返自歐洲諸國和中國的航線一票難求,價格普遍暴漲至數萬元人民幣。
來自浙江杭州的喬伊在英國利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就讀國際商務專業。即將在今年6月本科畢業的她,在一周前便選擇從英國經荷蘭阿姆斯特丹飛回中國。她對BBC表示,她所知道的就有數百名中國留學生正在或凖備回國。
因擔心被感染,喬伊在返回中國的航班上穿上了防護服。
喬伊說,「我最擔心的原因是因為英國現在檢測的人其實很少,有很多潛在病例,以後很可能會和意大利一樣失控,」「另一個原因是因為華人在這邊受到歧視甚至毆打的情況都有出現,回去是最穩妥的選擇。」
他說「我在上周最初只是想找幾個一起回國的朋友,但在英國宣佈『群體免疫』後,聯繫我的人就暴增,500個人的群一下就滿了,」。
英國政府之前宣佈的所謂「群體免疫」措施備受爭議。在這份由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提出的計劃中,英國政府希望通過延緩戰略,讓一定數量的人接觸病毒從而獲得群體免疫力以便爭取時間,並把有限的醫療資源用在重症患者的救治上。
但眾多批評者認為英國在拿民眾的生命進行一場豪賭,將近300名科學家向政府發出公開信,敦促當局採取更嚴措施控制新冠疫情在英國的蔓延。
「我全程都沒吃任何東西,也沒上廁所,」喬伊回憶稱。為了防止在飛機和機場被同行人員感染,她當時全程穿戴了醫用手套、護目鏡和N95口罩,在後半程她甚至穿上了防護服。
她表示,抵達上海後,空乘人員先將來自意大利等疫情嚴重國家的乘客叫下飛機進行集中隔離。由於英國暫時還未被列入名單,在等待了三個多小時後,邊檢人員終於在她的護照上貼了一張綠色的貼紙,意味著她可以回家。
在中國的社交媒體微博上,像喬伊一樣的中國赴歐美的留學生們,紛紛發文號召創建「回國群」或「轉機群」,組團尋找伙伴回國。但多人表示,近期航班取消的情況非常嚴重,一些人甚至購買兩張或三張機票以防出現意外。
「就是為了保險起見,我同時買了兩張機票,選了國航的想著會保險一點,結果飛之前一天突然告訴我取消了,現在真的快崩潰了,」24歲的王一銘對BBC說,她購買的3月17日(周二)從紐約飛往北京的機票在周一被航空公司取消。
在機票一票難求的情況下,一些留學生還選擇了包機回國。據《南華早報》周日(3月15日)報導,包租一架可容納60個座位的飛機的成本,約為200萬元人民幣(合28.5萬美元)。均攤到每位乘客的成本約為3.5萬元人民幣。
不過,在過去的周末,中國社交媒體上也出現了多起海外華人因疫情期間回國而引發的爭議。一名從日本回到中國的北京居民,因被告知可以「居家隔離」,但回到小區後受到社區人員的指責和阻攔而被迫離開。
在另一起獨立事件中,一位網名為「豌豆公主病的日常」的網友在法國讀書。她在抵達上海後,被要求前往醫院進行檢查。她在微博上抱怨檢查程序等待時間過長、沒有乾淨的礦泉水喝等問題後,遭到中國網友的指責。
一名微博網友批評道「請廣大海外人士明白,你們是回來避難的,不是回來當大爺的。中國人民都在共克時艱,你們要是受不了就回去」。
還有更加激進的網友要求關閉邊境,或對回國人員徵收更高的隔離費用。「國家有難你不在,千里投毒你第一,這就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一條獲得眾多點讚的評論寫道。
但也有網友對此持不同意見,認為人性趨利避害無可厚非。「海外華人沒有給國家做貢獻嗎?而且大多數回來的都是中國國籍吧,沒在中國交社保納稅嗎,」一名網友質問道。
喬伊對此也表示「很難過」。她認為,大部分留學生都能保持自覺性,不會給其他人添加麻煩。
她說道「在當初疫情爆發時,我和很多其他人都參與了給國內捐口罩和防護服。現在我們很多人都在感嘆,我們在國外被外國人歧視,回國還要被同胞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