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i2.png)
外媒評論:習為何對蔡英文版“兩國論”沒有回應
國際組
台灣總統蔡英文“雙十講話”拋出“堅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互不隸屬”的言論後,北京的反應和1999年李登輝提出“特殊兩國論”後大為不同。北京的靜默是不是山雨欲來前的詭異表現?
《德國之聲中文網》報導,1999年7月9日,李登輝接受德國之聲採訪,首將兩岸關係定位在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簡稱"特殊兩國論"。採訪發表後,大陸怒不可竭,7月12日,國台辦發言人批李登輝公然分裂中國,是在玩火。同一天,海協會長汪道涵、外交部發言人也分別發表談話痛批李。本來汪隨後有訪台計劃,被江澤民取消,被取消的赴台的還有國台辦官員,海協、海基兩會交流對話機制也在2000年3站台灣總統大選前停止。 7月18日,江親自上陣,同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通話,指在台灣問題上,中國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如果出現搞"台灣獨立"和外國勢力干涉中國統一的情況,絕不會坐視不管。
北京的憤怒和行動讓克林頓政府感受事態嚴峻性,美方同時對李登輝在發表此番言論前沒有通報也表相當不滿,施壓台當局,要求其"全面澄清"立場。兩月後的9月11日,克林頓終出面對"特殊兩個論"表態,在與江澤民會談時,明確表達較負面意見。美國輿論亦不支持李登輝此提法,例如紐時發表社論要李放棄"兩國論",以"緩和目前兩岸爆炸易燃的局面"。美國的施壓特別是克林頓的表態,加上台灣內部尤其是執政的國民黨的反彈,李登輝原打算讓"特殊兩國論"入憲的想法不得不放棄,他本人也在隨後辭去國民黨主席。
如今美中關係和20年前迥然有別。就美國當前的抗中氣氛言,不論蔡英文在發表"兩國論"前是否知會了華盛頓,拜登政府不大可能像當年克林頓政府那樣來處理此事。人們看到,除了白宮發言人發表一番不痛不癢的言辭有所回應外,拜登政府並無其他官員再涉此事。白宮的表現也讓人覺得有些不尋常。
北京什麼事都不做,就好像蔡的"兩國論"沒提出過嗎?這種可能性應該是不存在的。因為在北京的研判裡,蔡是比李登輝和陳水扁更頑固的"台獨"領導人,不管蔡提出"兩國論"的動機何在,通過幾年的觀察,北京已完全不寄望她會放棄台獨建國的執著,這樣來看,在蔡的"四個堅持"出來後,北京勢必要阻嚇,否則,會被蔡和民進黨政府看成對台獨的無可奈何,從而在北京看來,蔡會更加膽大妄為地在台獨之路上走得更遠,甚至公然宣布台灣建國。
報導說,北京嚇阻的第一步,還是同美方交涉,通過華盛頓去約束蔡英文,這是成本較低現階段也是效果最好的方式。儘管中國如今是全球老二,但在國際環境於中國不利的狀況下,習應該也不想在台灣問題上做得太出格,橫生節枝。但於華盛頓言,中國今天的實力讓北京更有底氣向它提要求,讓拜登政府好好管束台灣,畢竟蔡英文現在把台灣和美國緊緊地綁在一塊,讓華盛頓可以對台予取予求。因此如果不出意外,這些天也是中國駐美大使秦剛最忙碌的時候,他要同美方談判。拜登也不會讓習白提要求,他也要向習提條件,管束蔡英文可以,中方的出價是什麼。所以,如果未來兩月拜登像克林頓那樣對蔡的"兩國論"發表不友善講話,表明中美雙方談成了一筆共同管理台灣的交易,否則,意味著拜登政府默許"兩國論",實質放棄了一中政策。
果如是,北京就必須獨自管理蔡的"兩國論"及台灣局勢,接下來,習必然要下重手懲治台灣以作"兩國論"的代價。因為拜登的"不作聲"等於告訴蔡英文美國是支持台獨的,習必須阻止蔡因此做出更冒險的舉動出來,從而下手必然要狠。
這個重手會是讓大陸軍機飛越台灣本島宣示主權,還是在經濟上"窮台",如宣布廢除和台灣簽訂、但已經到期的ECFA條約,或者採取別的什麼手段,不得而知,但肯定不是小的懲罰,否則,習也沒法向國內鷹派交代。當年江在中國國力尚不強大時,面對"特殊兩國論",都敢祭出一連串的反制動作,如今在強起來的新時代,習反而不敢行動,讓人懷疑習到底對統一台灣有多大的決心和信心,這對他的絕對權威是不利的。
過去10多日,習所以尚未為此事與拜登通話,一可能是因為現在兩國關係不好,習不想給人留下他有求於拜登的印象,習會讓他的外交團隊去同拜登政府交涉,他本人肯定不會專門就此打電話給拜登,如果要通話,也是在雙方談妥後,兩人再象徵性地通話表態,而且這只是通話內容之一。二是習目前要處理的要務不是蔡英文的"兩國論"問題,而是下月舉行的六中全會。六全出台第三個歷史決議,這是給習的歷史定位,也是未來的新時代一系列大政方針的合法性所在。他非常看重這個歷史決議,必須按照他的意思去做,馬虎不得。
因此,在六中全會前,習很可能不想其他問題干擾文件的討論和會議的準備,要一心一意把這個事情做好,把會開好。在六全通過歷史決議後,若中美雙方就管理台獨談崩,拜登不肯出面管束蔡英文,習屆時對台灣祭出重手也就是大概率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