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總統蔡英文2/9日在總統府會見索馬利蘭外交部長穆雅辛。 (蔡英文推特)
國際組
與台灣同樣處境被排除在聯合國之外的索馬里蘭,近來在各國間奔走,積極表態願意成為對抗中國陣營的一員,以換取西方大國的支持與認可。這個東非小國無懼中國的威脅,於2月8日派遣由四名部長級官員組成的代表團出訪台灣,獲得台灣以“準友邦”的規格接待,更引發學界紛紛發出雙方應建交的呼聲。
根據美媒《華爾街日報》報導,索馬里蘭外交部長瑞格薩去年底接連出訪美國、英國、加拿大,尋求這些西方大國承認其獨立地位。他於2月8日率團抵達台灣,進行為期5天的訪問行程。一如台灣的外交困境,索馬里蘭政府雖然擁有自己的軍警、貨幣與護照,實際控制領土面積為13萬7千6百平方千米,但卻普遍不受國際社會承認。
位於非洲之角東北部的索馬里蘭地處紅海與亞丁灣通道的咽喉,1991年宣布自索馬里(Somalia)獨立,但在強鄰堅持的“一個索馬里”原則下,30多年來一直未獲其他國家承認,國際社會只將索馬里蘭視為索馬里的一個自治區。
為了獲得西方的承認,索馬里蘭近年猛打“抗中牌”,不僅早在2020年就與位處抗中最前線的台灣互設代表處,直接挑戰中國所謂的紅線,索馬里蘭外長瑞格薩去年底更在出訪美國時指出,索馬里蘭非常願意與台灣成為夥伴,而不是獨裁統治的中國。
北京過去為阻止索馬里蘭與台灣往來,曾經開出條件利誘,表明可在索馬里蘭首都哈爾格薩開設中國聯絡處,但卻遭到索馬里蘭斷然回絕。
當時索馬里蘭派駐華盛頓的外交官歌德挑明了說:“我們面臨同樣的敵人,我方的長期戰略是與美國等民主國家和市場經濟體緊密合作;我們正在對抗中國及其在非洲之角的影響力,我們應得到美國政府的幫助。”
索馬里蘭總統比希計劃今年三月訪問華盛頓,基於美國對中國在非洲擴張勢力的擔憂日益加深,他打算提供該國最大的港口柏培拉港(Berbera)給美國作為軍事用途使用,讓美國在非洲擁有吉布提港以外的第二個基地選擇。
索馬里蘭在外交上的努力似乎獲得了一定程度的回報。美國國會去年底首度派遣助理訪問團訪問索馬里蘭,該訪團成員還建議美國在索馬里蘭開設代表處;另外,英國國會也在今年一月就是否承認索馬里蘭為獨立國家進行公開討論,而英國政府也將針對民間發起的“承認索馬里蘭為獨立國家”之連署請願做出回應。
位於美國華盛頓的智庫傳統基金會非洲政策資深分析師梅瑟維(Joshua Meservey)去年十月發布報告,呼籲美國應該承認索馬里蘭。他分析,鑑於東非國家吉布提已經同意中國在其境內設立軍事基地,且吉布提受到中國的影響越來越大,美國若能承認同區域的索馬里蘭為實質獨立國家並與之建立外交關係,相當於雙重押注,分散吉布提完全倒向中國的風險。
美國在非洲唯一的永久軍事基地就設在吉布提港,這個港口對美國至關重要,因為美國非洲司令部在東非進行的軍事行動中,高達90%的後勤和物資都經由吉布提港輸送。
儘管有美國勢力的存在,但是中國在吉布提的影響力仍不容小覷。梅瑟維指出,吉布提是北京眼中的“海外戰略據點”,解放軍於2017年在此建立第一個海外軍事基地,作為中國航空母艦遠航時的後盾。更令人擔憂的是,北京對吉布提的基礎建設提供巨額融資,據估此債權已佔吉布提GDP七成以上,讓吉布提深陷債務危機的高風險中,這將迫使吉布提越來越無法對中國說不。
美國前國安顧問奧布萊恩去年8月投書《國家利益》雜誌時,讚賞索馬里蘭勇於拒絕中國的利誘,並呼籲美國承認其為獨立國家,以向其他東非國家展示,他們可以和索馬里蘭一樣,拒絕接受中國的掠奪性貸款,以及連帶的貪腐、迫害人權和“戰狼外交”惡果,並享有“一帶一路”以外的替代方案。
奧布萊恩表示,多數非洲國家難以抗拒中國的貸款和投資利誘,因此當一個像索馬里蘭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能夠拒絕腐敗,同時又經得起中國施壓,美國就應該盡力伸出援手,尤其索馬里蘭還地處重要的戰略地理位置。
索馬里蘭鮮明的抗中立場以及位居戰略要道的優勢,使其不被認可的外交處境越來越受到美國的重視。不過,部分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會對索馬里蘭投以更多關愛的眼光,但不見得會正式給予外交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