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稅法官遴選 宜學習德國專業多元化
圖說一:南台科技大學財經法律所羅承宗助理教授,我們已經擁有一個專業的智慧財產法院,但在優先性上,我們更需要一個財稅法院。
圖說二:亞洲大學財經法律學系謝如蘭助理教授贊成設立財稅法院,並且法官的遴選可以學習德國多元化的經驗。
〈記者林歡欣 臺北報導〉現代人生活無論食衣住行,都離不開「稅」,但是大家是否關心過,臺灣的稅務訴訟人民勝訴率只有6.11%?人們每天不一定會遇到著作權的問題,就已經擁有一個專業的智慧財產法院,卻遲遲未見財稅法庭?日前舉辦的「行政法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臺灣應成立專責財稅法院」公聽會,國內十多位元專家學者均表達需要儘快設立。南台科技大學財經法律所羅承宗助理教授強調我們迫切需要一個財稅法院!期望在這個會期能夠審定通過。而亞洲大學財經法律學系謝如蘭助理教授指出法官的遴選可以學習德國多元化的經驗,例如:有社會經驗、實務經驗的會計師,或是有稅法背景的大學教授等來擔任。
羅承宗表示,在四月召開「臺灣應成立專責財稅法院」公聽會,特別有意義,因為五月就要納稅,有許多有關稅的問題,人民如果沒辦法按照國稅局開的稅單繳稅,就會有很嚴重的法律後果,所以這個月談這個問題真的是非常的好。但是相較于先成立智慧財產法院,羅承宗認為,在優先性來看,現在談成立專責財稅法院,已是遲到很久、很久、很久了。並期盼這個案子盡速在立法院,這個會期能夠審定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