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第三屆台中雕塑獎」頒獎典禮暨會員聯展大墩文化中心開幕
【記者張玉泰/台中報導】
「2025台中市雕塑學會暨台中雕塑獎邀請展」在大墩舉辦頒獎典禮暨開幕式,文化局曾能汀副局長也出席並獻上祝福,開幕式特別安排樂悠悠室內樂團及米可吉他團隊寺田、翁子茵2人來精彩表演。
現場除了學會會員及雕塑獎得獎者,還有貴賓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洪慶峰前副主委、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林輝堂前局長、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陳殿禮主任 、廖了以 資政、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許耿修 前主任。
台中市雕塑學會 張貴菜理事長 、 台灣美術文化交流協會楊志文理事長、尚恩空間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羅雅惠設計師、財團法人台中市謝棟樑雕塑藝術基金會 、余燈銓前理事長、黃澤華前理事長、 蔡金龍常務理事、郭漢清理事、沈子真常務監事皆蒞臨共襄盛舉。
.jpg)
台中市雕塑學會特別感謝曾能汀副局長,這三年來,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和曾副局長積極協助推動「台中雕塑獎」,親自帶著廖述乾執行長四處奔走、籌措資源,更令人動容的是,副局長連年捐出自己的特支費,用實際行動支持藝術,三年累積共為本獎項募得高達75萬元的贊助經費!

文化局曾能汀副局長致詞表示,台中市雕塑學會是國內第一個登記立案的雕塑團體,也是最早成立的雕塑協會,成員遍及全臺,涵蓋老、中、青三代各領域菁英,為了進一步推動雕塑藝術的發展,台中市雕塑學會今年持續辦理第三屆「台中雕塑獎」全國徵件,這不僅是一場競賽,更是一個孕育新星、培育人才、推動青年藝術交流與發展的平臺!

本次展出會員及參賽獲獎作品,從木雕、石雕、陶塑、金屬焊接、不鏽鋼鍛造、塑鋼、直塑、微型雕塑至漆器等各項種類多元多樣,不僅是國內雕塑作品難得交流盛會,對市民而言也是一場豐富難得的藝術饗宴!
台中市雕塑學會理事長張貴菜表示,台中市雕塑學會即將邁入四十週年里程碑,在漫長發展歷程中,致力搭建藝術交流的橋樑,舉辦國際雕塑營,匯聚全球雕塑家共襄盛舉,激盪創作靈感;推動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展,不僅深化了國際間雕塑領域的學術對話,更讓「台中市雕塑學會」之名在海內外藝術界熠熠生輝。
而這一切碩果成果,無不凝聚著歷屆理事長傾注的無數心血與智慧,首屆台中雕塑獎在前理事長廖述乾的不懈奔走下順利開展,並成功舉辦兩屆。

本屆理事長張貴菜勇挑重擔,獲得得台中市文化局陳局長、曾副座、廖執行長、前理事長柯錦中全力支持,並帶領第十九屆理監事與全體會員眾志成城,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終使第三屆雕塑展如期舉行,方能讓此盛事薪火相傳。

雕塑學會成立三十九週年、即將迎向四十週年之際,藉由一年一度的台中市雕塑學會邀請展暨台中雕塑獎頒獎,前理事長柯錦中特別為2025台中雕塑獎獎杯設計創作,有着特別意義,獎杯創作理念以「中」字文體為主體,恰如中雕近四十周年來,前輩提攜後輩一路向前邁進的精神。展望未來,祈願台中市雕塑學會注入更多新血,呈現煥然新貌。
期盼會員陣容不斷壯大,新銳與前輩攜手,實現藝術精神的薪火相傳、代代不息,謹願將創會長王水河先生「美的事物,必賴美的心境」之理念,鼓勵創作、互助與學習,讓雕塑藝術的生命力永不衰竭。
台中雕塑獎由台中市雕塑學會自2023年創辦至今,已邁入第三屆。我們始終秉持著「激發創作力、推廣立體藝術、厚植公共美學」的初衷,致力為雕塑創作者打造一個展現才華的專業舞台。

台中市雕塑學會三屆累計共收到 279 件雕塑投稿作品!這些數字不只是作品的累積,更象徵著雕塑藝術在台中這片土地上不斷蔓延、蓬勃生長。
「2025第三屆台中雕塑獎」前三名得獎人: 金獎 潘煒中,作品:維持聯繫,創作理念-【維持聯繫】以兩件外型相似、材質與製作方式不同的作品,探討人、自然與工業間的關係。一件以木雕人體附著石頭漆形式,呈現人造物附著自然物的型態。
另一件則將木雕翻模為水泥並嵌入木質衣物,展現自然物包覆人造物的對應關係。透過材質轉換與空間的對立,闡述當今社會中互動與平衡關係,呈現物質轉換背後的思考與意圖。

銀獎 郭威廷,作品:傾斜45°,創作理念-以一種相對寧靜、平穩的姿態以傾斜的擺放方式立於球體之上,形成了動與靜的強烈對比,以及訴說在這個時代的洪流中探尋本我的艱困處境,並藉由製作過程中所刻意留下的痕跡和表面做舊的色彩處理,暗示思考形塑本質的歷程以及時間流逝的在場證明。

銅獎 獲獎者古家欣無聲的謊,創作理念-在這個形象中,我觀察的是一種當代人愈來愈常見的處境,資訊爆炸與選擇的自由讓人類或多或少的產生了迷失,即便生活在相對有秩序與安全的環境中,卻逐漸喪失方向感、自我認知與內在的感受能力。脫去看似安靜、服從的外皮,那種精神上逐步斷裂、麻木與迷失的狀態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