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花柔情 從水墨到鐵雕藝術 沈子真的藝術夢想
【記者張玉泰/報導】
在藝術的世界裡,有許多藝術家一生都在探尋新的表達方式,試圖將內心的創造力轉化為令人驚嘆的視覺體驗。

藝術家沈子真在水墨彩繪領域中已經取得了相當的成就,但他並不滿足於此,總是渴望更多的學習和成長。為了豐富自己的藝術視野,他決定投入雕塑藝術的學習,選擇在鐵雕塑藝術中尋找新的靈感與挑戰。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他認為,雕塑能帶給他一種全新的創作體驗,讓他能夠以立體的方式探索藝術的無限可能。
_00001.jpg)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藝術家沈子真選擇前往東海大學攻讀碩士藝術學位。東海大學以其卓越的藝術教育而聞名,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和機會。通過碩士課程的學習,他不僅獲得了理論知識,還有機會親身參與各種藝術創作實踐,這些經驗為他的藝術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經過努力與時間的煎熬,如今完成學業順利拿到碩士學位,希望未來能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術應用於實際創作中。也希望能在藝術領域中取得更大的發展,並且通過自己的作品來感動和啟發觀眾。在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水墨彩繪藝術的靈動與雕塑藝術的力量相互交融,呈現出一種獨特的視覺風格。
藝術家沈子真自述說,當初決定報考東海大學美術系碩士班時,心中滿是期待與忐忑。白天全職上班,晚上趕去學校上課,週末假日則是進工作室創作鐵雕。那段日子節奏緊湊,幾乎沒有喘息的空間,但卻是我人生中最充實的一段旅程。

每次課堂上的提問與討論,對我來說不只是學習,更是一種激盪思維的過程。老師們的觀點、同學們的回饋,常常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作品,也推動我去思考創作背後更深層的意義。藝術不是單向的表達,而是來回不斷地對話和修正,而這些對話,就發生在無數夜晚的教室裡。

假日時,我常待在鐵雕工作室一整天。火花飛濺、鐵件敲打的聲音,成了我與自己對話的節奏。面對那些沉甸甸的鐵零件、我學著用雙手讓它們說話,也學著從材料中找回自己。創作鐵雕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在實驗中找到答案,那種反覆嘗試找到突破的瞬間,是最讓我著迷的地方。

在碩士論文與創作同步進行的最後幾個月,我幾乎每天都在課業、工作與創作間穿梭。雖然過程很辛苦,但我知道這是我選擇的路。每一滴汗水、每一處燒傷、每一次的重來,都是為了走得更遠。如今,站在這個階段的終點,也是下一段路的起點。我感謝自己沒有放棄,也感謝東海大學這片土壤給我的滋養。這不只是一張學位證書,更是我人生中一段重要的鍛造歷程。未來,我會繼續帶著這些經驗與養分,走在創作與生活交織的路上,讓作品持續說出我想說的話。
沈子真感性的說,我用鐵來說故事,將廢棄的金屬重新組合,那些原本被遺棄的鐵塊,在手中重新活過來,變成有情感、有力量的作品,藝術創作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旅程。無論是在何種藝術形式中,對美的追求和對自我的挑戰都是藝術家的動力源泉。我們也希望她的創作之路能夠激勵更多的人,勇敢追尋自己的藝術夢想。
2018南投玉山美展工藝類-入選
2020員林演藝廳-沈子真彩墨個展
2021中部美展雕塑類-入選
2021彰化美術館-沈子真鐵雕個展
2022大墩美展彩墨類-入選
2022年南投玉山美展工藝類-入選
2023中部美展雕塑類-優選
2023臺陽美展雕塑-入選
2023臺陽美展彩墨-入選
2023年台中雕塑獎-入選
2023首屆海峽兩岸彞綉藝術創意大賽-銀獎
2024台南美展立體造型-優選
2024大墩文化中心-沈子真鐵雕個展
2025台南文化中心-沈子真鐵雕個展
2026-2028彰化美術館接力展-沈子真雕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