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升溫惹禍,罕見九颱同時繞著地球跑。(截自網站)
社會組
太平洋超強颱風“山竹”正掠過菲律賓北部,已經有過百萬人撤離家園,預計接下來將撲向香港一帶,風速最高可達每小時250公里。 “山竹”直徑達900公里,光是風眼就超過50公里寬,有機會超越早前橫掃日本的“飛燕”成為今年亞洲最強台。
亞洲和美洲都正受超強颱風來襲,山雨欲來帶來的破壞難以預估。氣候專家警告這是不尋常的現象,而背後很可能又是全球暖化惹的禍。
與此同時,大西洋颶風“佛羅倫斯”也逼近美國東岸,預計最快當地時間今天(9/13)登陸。東岸多個州和首都華盛頓進入緊急狀態,疏散超過170萬民眾。
不止於此,美國氣象部門本周初的資料顯示,一共有多達9股熱帶氣旋同時間分佈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單在靠近亞洲的西太平洋就有3個。
科學家警告,巴黎氣候協定實施後,地球仍可能升溫攝氏5度。這種“溫室”(hothouse)氣候將使世界部分地區不適合人居。德國之聲訪問這些研究者,瞭解事態嚴重性。
氣象專家指,太平洋和大西洋同時出現強颱風的現象十分罕見,很可能是全球暖化帶來的惡果。一般來說,當風暴能量活躍於太平洋時,大西洋就不會有同樣情況。
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大氣科學研究員洛茨巴赫(Phil Klotzbach) 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訪問時指,太平洋東北部的風暴自9月第一周以來,產生了史上最強的“累積氣旋能量”(accumulated cyclone energy )。科學家們分析,2018年本應是太平洋活躍的一年,但是此時大西洋卻出現了颶風“佛羅倫斯”。
從今年5月15日太平洋颱風季節開始,至今已經出現了15個颱風;大西洋則從6月1日到現時形成了9個,兩者都比以往同一時段要多。巴赫說,兩大洋同時出現高於平均值的“氣旋能量”,自1970年以來只發生過兩次——分別在1988年及2016年。“有趣的是,現時太平洋仍然處於活動狀態,但大西洋也非常活躍。這是不正常的,這讓我很驚訝。”他認為這種情況是大西洋在經過“冬眠狀態”後爆發的現象。
大西洋現時形成了3個颱風,大家或許最好奇的是:究竟是甚麽造成這異象?氣候專家認為這跟海水變暖有密切關係。
海水溫度不斷上升為海洋注入更多能量,可能催生愈來愈具威力和破壞性的風暴。但是這跟全球暖化之間的確切關係,科學家還說不準。美國科學家組織“憂思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資深氣候專家達爾(Kristy Dahl) 坦言:“我們都知道這些變化正在發生。到底當中多少是人為的,多少屬於自然變化,還未完全清楚。”
她稱雖然目前難以下確切定論,但不少科學家都認為,兩大洋的不尋常現況與全球暖化的趨勢具有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