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藝術現場:《大視界》導賞會4/12登場與藝術家一同感受創作的脈動
【記者張玉泰/台中報導】
由大象藝術空間館策劃的展覽《大視界:當代女性藝術的多重詮釋》,自開展以來廣獲各界好評。展覽聚焦來自台灣、日本、韓國、荷蘭、丹麥等地的13位女性藝術家,透過多元媒材與當代視角,回應性別、文化與自然等議題。為讓觀眾深入理解創作脈絡,特別於4月12日(週六)下午2點舉辦藝術家導賞活動,邀請七位參展藝術家親自導覽,並分享各自的創作脈絡與方法論,帶領觀眾走進作品背後的思想裡。

本次導賞藝術家陣容包括:王綺穗、石垣美幸、江宇(馮慧中)、吳欣宇、張若綺、許維頴、游孟書。七位藝術家來自不同文化背景與創作領域,創作風格多元,從抽象到具象、從繪畫到複合媒材裝置,皆展現女性藝術家細膩而強韌的創作能量。導賞活動不僅是一場面對面的對話契機,更是一場深入藝術語境、共享思維火花的知性旅程。

展覽共分為「文化重構」、「衝突與融合」、「情感印記」、「空間邊界」、「自然軌跡」五大主題,藝術家們以個人經驗與時代背景交織出的觀點,重新詮釋女性在社會、文化與自然中的多重角色。在「文化重構:記憶與身份」中,王綺穗《縫縫之線空間》透過縫合象徵修復與重生;江宇《春天A花》與《戴耳環的夫人》則以幽默視角探討女性與日常的符號,挑戰性別框架。「衝突與融合:文化的再造」中,游孟書《美力拜拜-小熊維尼》融合美國符號與臺灣宗教,藉諷刺呈現文化張力。

「情感印記:畫中的迴響」則聚焦內在經驗,張若綺《痕》以金色與自然圖像詮釋記憶與共生。「空間邊界:日常感知的探索」中,吳欣宇《無題16740》呈現記憶斷裂與時間流動。最後在「自然軌跡:詩意的探索」中,石垣美幸《編織花蓮II》以細膩筆觸描繪自然靜謐;許維頴《Light》則從存在出發,反思自然與環境連結。

這些作品如詩般交錯,傳遞當代藝術對世界的深層觀察與情感迴響。此次導賞活動不僅深化觀眾對女性藝術多重視角的理解,也促進在地藝術交流與公共參與。期望藉由持續的展覽與對話,激發更多對性別議題與文化多樣性的思辨,為地方文化注入創新能量,並在當代藝術場域中拓展女性創作的更多可能性。

《大視界:當代女性藝術的多重詮釋》展覽自2月8日開展以來吸引不同屬性的參觀人潮,本次導賞活動促進了藏家與藝術家之間的理解與交流,也掀起另一波的關注熱潮。展覽將持續展至5月3日,誠摯邀請藝術愛好者把握機會,親臨現場感受女性藝術的力量與溫度。

展出時間:2025/02/08 - 05/03
導賞會:2025/04/12(三)下午兩點
導賞藝術家:王綺穗、石垣美幸、江宇(馮慧中)、吳欣宇、張若綺、許維頴、游孟書
展出地點:大象藝術空間館 (台中市西屯區市政路386號13樓之5)
參展藝術家:王綺穗、申吏羅、石垣美幸、江宇(馮慧中)、吳欣宇、高山琴、崔娜利、張若綺、Maartje BLANS、許維頴、游孟書、黃曼滋、Bente SKJøTTGA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