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i2.png)
「芯片換疫苗」 德方態度閃爍
財經組
新冠疫情肆虐導致全球車用晶片缺貨,半導體也因此再次成為全球經濟焦點。除了日本及美國外,德國經濟及能源部長彼得·阿特麥爾在上月底突然傳出去函台灣經濟部,希望能獲得台積電(TSMC)生產的晶片支援該國汽車產業,優先供貨。
此事曝光之後,在1/25日德國聯邦政府的記者會上,該國外交部代表接受媒體詢問是否有新的台灣外交立場時,發言人「兩次強調」柏林對台北的立場至今沒有改變,引起台灣輿論反彈。分析稱,梅克爾政府一貫的策略是在美中之間保持平衡,避免激怒中國,以維繫德中緊密的經貿往來。「即便是歷經2019年的香港示威,國際社會對北京有所抨擊,德國也不為所動」。
根據路透社報導,2/5日在德國方面因汽車行業缺貨而提出購買台灣台積電晶片後,台灣經濟部順勢向德國請求協助取得新冠疫苗,但德方態度低調而且避而不談。
根據報導,在德國經濟部和外交部發言人的定期記者會中,有記者詢問德國是否有某種以疫苗換取晶片的念頭,德方都避而不答。
路透社認為,台德雙方「晶片換疫苗」的協議恐會激怒中國,尤其中國仍是德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和巨大的汽車出口市場。
據了解,台灣希望拿到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與美國藥廠輝瑞(Pfizer)合作研發的疫苗。BioNTech與中國復星醫藥集團已有協議,將透過復星在中國行銷1億劑疫苗。BioNTech也拒絶向路透社評論此事。
台灣大廠台積電目前是全球高科技晶片生產的領頭羊,由於管控疫情得宜,一年多來,台灣的晶片生產進度並沒有受影響,反而生產加速。
《彭博社》早前檢視阿特麥爾致函台灣經濟部長及行政院副院長的信件內容,信中提到半導體對汽車產業至關重要,而當前汽車半導體晶片短缺,危及德國汽車產業複甦,也同樣影響全球經濟。
阿特麥爾在信中說:「德國經濟不好,全球經濟不會好」。他又呼籲台灣政府向台灣廠商也是全球半導體龍頭的「台積電」公司明確傳遞此信息。
事實上,汽車產業一直是德國經濟命脈,根據德國汽車產業聯合會的統計,德國每七個工作崗位中,便有一個與汽車產業相關。
目前美國福特(Ford)、日本豐田(Toyota)及德國大眾(Volkswagen,台灣譯「福斯」)等大車廠已經減產,卻分別透過外交管道,希望台灣蔡英文政府協調台積電等相關重點晶圓代工廠幫助提供出口汽車晶片,搶救汽車產業。
台積電公司則對外回應稱,紓解車用晶片供應,是該公司當務之急。但因為汽車產業的供應鏈既長又複雜,台積電稱會持續與合作客戶確認需求,加速生產所需產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