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辰卿報導)一名50多歲的女性患者,長年受偏頭痛所苦,27年來每天都必須服用止痛藥才能正常生活,後因頭痛持續惡化而前往就醫,卻發現因過度仰賴止痛藥導致用藥過量,反而使病情加重。在醫師建議下,她開始採取預防性治療,從每天口服到每月注射,多年後的現在,頭痛頻率及疼痛指數都大幅下降、頭痛時間長度也縮短許多,甚至不再因為頭痛影響生活、睡眠及工作表現,彷彿重獲新生。
台灣頭痛學會陳韋達理事長表示,近年偏頭痛預防治療朝多元化發展,除了原本需每日服用的藥物,也出現較長效的針劑型可供選擇,病患應與醫師討論自身狀況,以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奇美醫院全人醫療科主任暨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高章表示,當頭痛發作時,每次疼痛持續4-72小時,且具如同脈搏一般跳動的抽痛、單側或雙側、中重度頭痛、一般日常活動會加劇頭痛,以上4項特徵符合2項以上,並同時伴隨噁心、想吐、畏光、怕吵等症狀,即可能是偏頭痛。
台灣頭痛學會陳韋達理事長分享,治療偏頭痛可以分為止痛藥物及預防藥物兩大類;當頭痛發作頻率多達每月15天以上,且有8天具偏頭痛特徵,並持續3個月以上,則要多加留意,偏頭痛可能已經進展成「慢性偏頭痛」,此時僅靠止痛藥並無法緩解頭痛,甚至可能加劇頭痛,慢性偏頭痛必須透過預防性治療,來減緩頭痛頻率、達到預防效果。
對抗偏頭痛,從了解誘發因子開始,如何正確記錄「頭痛日記」更是關鍵!陳韋達理事長指出,「頭痛日記」是診治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詳細記錄頭痛日記,更與接續使用治療方式是否有健保給付相關,若在指定療程後,評估每月頭痛天數相較於治療前降低5成,方能持續給付。
林高章醫師提醒,除了搭配藥物治療、落實頭痛日記外,正常作息、規律運動、維持良好生活習慣皆是對抗疾病的不二法門,同時適時地調節壓力,方能及早遠離偏頭痛的危害。
此外,為提升國人對於偏頭痛的認知及對患者的關懷,台灣頭痛學會今年特別舉辦「台灣頭痛學會全國繪畫比賽」,投稿已於六月底截止,更多活動資訊請上學會網站:https://taiwanheadache.org.tw/。
圖:左-奇美醫院神經內科林高章主治醫師、中-台灣頭痛學會陳韋達理事長、右-偏頭痛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