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51團副團長馬紹堂兒子彭澤海(左)、政委田志春獨女田東民(右)在幫康兆堂(中)辨認戰友照片(照片來源大公網)
記者陳苗生、廖英明報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來自中國大公網的報導,紛雨多愁的清明將至,本應憑弔故人,遙寄哀思。然而65年來,古寧頭戰役被俘解放軍後代田東民的這股哀思卻無處寄放。她的父親,曾參加1949年金門登陸戰,時任28軍84師251團政委的田志春,在金門戰役失利後,被押解台灣,此後杳無音訊。去年12月,大公報促成金門戰役65週年兩岸共祭,田東民作為烈士後代首次踏上父親浴血奮戰過的地方。 “無論他在何處,無論有多難,我都要找到他,帶他回家。”近日,田東民給大公報記者來信,希望大公報幫她尋找英雄父親田志春。
田東民說,“在這和煦的春風裡,我常常想起父親。父親的名字裡有'春'字”。田東民告訴大公報記者,在她兩歲時,父親永遠與家裡失去了聯繫。她的父親出生於1914年,1930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曾參加過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母親告訴田東民,父親性格非常開朗,參加革命二十多年,無論革命生活多麼艱苦,他從來沒有愁眉苦臉過。 “他和戰士們的關係特別好,常常還幫著戰士們理髮。”
大公網報導,1949年10月24日,解放軍第28軍發起登金門島作戰。田志春所在的251團按原定作戰計劃,助攻中路,在金門壟口一帶登陸。但由於大風,最終飄至東一點紅與西一點紅之間的沙灘上。隨後擱淺船隻被國民黨兵全部燒毀,打亂船隻回航增兵計劃,也切斷了撤退可能。解放軍苦戰三天三夜,直至彈盡糧絕。 251團團長劉天祥、政委田志春、副團長馬紹堂等二十幾人,拼盡最後一顆子彈,被迫躲在一處山洞裡。國民黨進行大規模搜索,28日下午,在重兵包圍之下,劉天祥等人突圍不成全部被俘。
田東民後來從被遣返大陸的解放軍處了解到,父親田志春與其他人11月6日被送往基隆港,翌日被送到台北內湖集中營。原田志春的警衛員,現年88歲的康兆堂告訴大公報記者,在台北集中營,起初他還與政委田志春關押一起,後來按級別分開關押。 1950年3月,在康兆堂被遣返回大陸前,田志春囑咐他,“回去後幫我去看看女兒,讓她們好好活著。”
多年來,田東民一直努力查找父親的下落。有人查到1949年12月7日,台灣《中央日報》發表了一篇《參觀新生營》的新聞,並配發2幅照片。其中一副照片的說明是“匪俘在'新生會'上打擊匪政委頑固思想情形”,該照片中央一人盤腿坐在地上,周圍或站或坐圍著一圈人。新聞稿中特別指出:“28軍84師田志春、馬紹堂等人是頑固分子中的頑固分子。田志春是抗大第三期畢業,曾參加過共產黨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老黨員。
田東民介紹,照片中坐在地上被批判的就是她的父親田志春。 “後來有組織上人告訴我媽媽,父親犧牲了。”田東民說:“媽媽在2013年也離開了我,享年九十歲。我也已68歲了,只在出生6個月時見過父親一面。我和媽媽都想知道他的下落。我媽媽沒有等到這一天,我多麼希望了卻她的心願,然而我還能等多久……”
除了田志春,金門戰役前線指揮蕭峰將軍之女蕭南溪向大公報記者表示,當年有9086名解放軍將士登島作戰,陣亡、失踪3000多人,被俘去台4000多人,僅900多人被遣返大陸。他們有的長眠金門島、有的留在台灣,有的回到大陸卻也杳無音訊,而烈士後人們非常希望能聯絡到這些失散的英烈同胞。201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