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智庫學者:中國入侵台灣將迫使美國做出果斷選擇
國際組
[綜合報導]
法國主要智庫《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Ifri)》所長托馬斯·戈馬特 (Thomas Gomart ) 日前就俄羅斯、台灣、中東……地緣政治,分析指出“歷史腳步的加速”,並指出: 中國入侵台灣將迫使美國做出果斷選擇。
法國快訊周刊重點整理對《國際關係研究所》所長戈馬特的問答,並報導指出,這是一種對歐洲“精神孤立”的悲觀觀察。 托馬斯·戈馬特在其著作《歷史的加速》一書中,從中國和台灣海峽、阿拉伯半島和霍爾木茲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這三個主要戰略節點分析了地緣政治的重大發展。面對這些國際動蕩,歐洲人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在思想上、智力上重新武裝自己,特別是因為如果一旦美國總統川普本次選舉再度獲勝當選, 那麼歐洲大陸將成為最大的輸家。
除此之外,俄羅斯、伊朗和朝鮮這三個國家對“西方集體”的公開的敵意也在加速中。 還有全球軍費的開支也在加速增長,從2001年的11,390億美元躍升至2022年的22,400億美元。
托馬斯·戈馬特表示:可以肯定的是,歐洲在全球範圍內的相對權重正在下降,而美國的相對權重則保持不變。 1980年,後者佔全球GDP的25%; 十五年後,另外 25% 的人處於單極時刻的頂峰; 2023年仍為25%。中國持續增長。 到 2022 年,歐盟 GDP 佔全球 GDP 的 16%。三重不對稱由此形成。 歐洲對外的依賴度正在增加,不僅是對美國的依賴,而且是對海灣國家和中國的依賴。 對面的俄羅斯,它對中國的依賴也在增加。
他說,儘管美國在越南或阿富汗等周邊衝突中遭受嚴重挫折,但美國在全球範圍內保持不敗。 美國迫使我們進行全球思考,這對歐洲人來說越來越困難。 事實上,中國是當今唯一能夠提出另一種全球願景的力量。 它與美國進行長期的戰略競爭。 但美國即使遭受了地區性挫折,仍然佔據主導地位,並且絲毫沒有放棄行使權力。
可以肯定的是,2024 年的命運取決於 11 月的美國大選。 我們認為川普具有的顛覆性潛力提醒我們美國的中心地位。 他的計畫是有準備的,與 2016 年不穩定的計畫不同。我們不要忘記,他認為自己輸掉了 2020 年的選舉。這預示着國內層面將出現非常活躍的制度辯論。
關於外交政策的重大問題,必須記住,川普在第一個任期內沒有訴諸軍事武器,他與盟友都處於交易邏輯中。 因此,如果他當選,預計會發生一些變化,特別是在跨大西洋的框架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