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組
[綜合報導]
在西方國家與中國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顯著升級之際,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周一表示,加拿大將加入美國和歐盟的行列,保護國內汽車生產,對中國電動車徵收100%的關稅。
此舉使加拿大與美國在汽車政策上保持一致,美國是絕大多數加拿大所產汽車的市場,拜登總統在5月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徵收100%的關稅。加拿大政府承諾為本田、斯特蘭蒂斯、大眾、通用汽車、LG等公司在該國建設的電動車和電池工廠提供數百億美元補貼,關稅似乎也是對這些補貼的保險形式。
此外,加拿大也將對中國鋼鋁徵收25%的新關稅。這些關稅很可能會使加拿大與中國本來就不穩定的關係進一步惡化,並可能引發中國政府對加拿大農產品出口的報復。
杜魯道週一在新斯科細亞省哈利法克斯對記者說「我想我們都知道,中國沒有按照同樣的規則行事,」 “重要的是,我們正在與全球其他經濟體步調一致和同步。”
加拿大在7月初就關稅問題徵詢公眾意見。對中國電動車徵收100%的關稅將於10月1日生效。
美國的新關稅預計將於8月底開始實施。歐盟表示,到10月底,將在對進口車徵收10%的標準關稅之外,對中國電動車徵收9%至36.3%的額外關稅,具體取決於製造商。
產業刊物《加拿大汽車新聞》取得的政府文件顯示,到2023年,聯邦政府為消費者購買電動車提供的補貼中,有25%用於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政府分析稱,一年前,只有2%的補貼流向中國製造的汽車。大多數獲得補貼的中國產汽車都是在上海生產的特斯拉。
目前唯一在加拿大生產的零排放車是通用汽車的送貨貨車。
汽車製造公司和代表加拿大汽車工人的工會Unifor一直敦促杜魯道政府與美國一致行動,對中國電動車和卡車徵收關稅。一家為中國領先的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工作的遊說公司提交通知,表示該公司正努力在加拿大銷售乘用車後,這些呼聲變得更加強烈。
比亞迪一直在全球擴張,目前只在加拿大和美國銷售電動巴士。該公司一直在墨西哥和其他拉丁美洲國家銷售進口電動車和混合動力汽車。
一些環保人士反對向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徵收高關稅,並敦促加拿大政府探索其他方式來保持國內製造商的競爭力。他們認為,關稅會使價格居高不下,減緩零排放汽車的使用。
「加拿大今天做出的決定將導致加拿大人買得起的電動車數量減少,競爭減少,氣候污染加劇,」清潔能源政策研究組織「加拿大清潔能源」公共事務主管喬安娜·基里亞齊斯週一在聲明中說。她也表示,加拿大應該效法歐洲,只增加較低的關稅。
杜魯道於2015年上台,承諾恢復與中國的關係。在上一屆保守黨政府執政期間,兩國關係惡化。然而,在加拿大皇家騎警根據美國的引渡要求逮捕了中國科技公司華為的高階主管孟晚舟之後,兩國關係在2018年跌至新低。隨後,中國逮捕了兩名加拿大人,加拿大稱這是挾持人質的行為。孟晚舟和兩名加拿大人最終於2021年獲ˊ准回國。
當時中國還暫時禁止從加拿大進口油菜籽。雖然這項措施表面上是由於作物中的昆蟲,但加拿大認為這是進一步的報復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