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組
作者:劉志聰
準國民黨總統被提名人洪秀柱的兩岸政策和訪美風波,引起黨內人士不滿。中常會砲聲隆隆,多位中常委痛批洪破壞黨的政策路線,「左打美國,右打王金平,腳踩朱立倫」,黨淪為「新黨化」,好像「義和團」。中常委林榮德要黨中央硬起來,主導未來總統選戰議題,要求朱立倫大破大立,招募新黨員,改變國民黨的結構。
「親中嗆美」是洪秀柱獲得深藍青睞,初選得以順利過關的主因。洪的出線代表國民黨並沒有從太陽花學運及九合一慘敗吸取教訓,反而變本加厲,遠離中間路線,向深藍極端派靠攏。形成洪在黨內人氣愈高,黨的社會基礎卻愈薄弱的現象。藍營中南部立委憂心忡忡,刻意和洪保持距離,以免選情受牽累。
洪秀柱訪美與否態度反覆,與個人意識形態、選戰策略有關;但國民黨上自馬英九,以至外交老兵胡志強、程建人一干人等,紛紛表態對訪美有所保留,顯然事非尋常。訪美與否,已經不是洪個人的問題,而涉及到國民黨外交路線的大轉彎。種種跡象顯示,國民黨的外交戰略正在進行大換軌,從「和中親美」路線,轉向「親中和美」、「親中嗆美」的新格局。國民黨深藍力量意圖藉2016大集結,將國家發展總路線來個大轉型,並一舉切割行之數十年的親美路線。
馬英九視導外交部時強調,他2006年訪美,當時並非總統參選人。馬認為訪美與否端看自己需要,若沒有需要,也不見得要去,訪美與否,見仁見智。馬的談話顯示洪秀柱選前訪美的機率接近零,但馬的說明透露的實情是,他不但訪美,而且提早布局,也獲得美方高規格接待,對馬的參選氣勢大有助益,為他日後參選提供強有力背書,對美台關係陷入低潮的扁政府,無異一大衝擊。
前台中市長胡志強的說法更離譜,且顛三倒四。胡說洪秀柱沒有必要訪美,「去了,不見得關係就會好;不去,也不見得關係就會壞」;美國人接不接受不重要,「當選才是最重要」。胡志強說,台灣有一個很奇怪的風氣,碰到重大選舉,候選人都要出國取經,「我真的想不出來,去這些地方幹什麼呢?」他說,出國取經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在國外製造新聞,回銷國內而已,「出國轉內銷」,他覺得沒必要。胡志強外交歷練豐富,對美台關係的重要性了然於胸,他的說法非常突兀。曾任駐美代表的程建人也主張洪秀柱不用訪美,同樣令人感到不解。美國對蔡英文的禮遇,似乎讓國民黨不快。
蔡英文突破往例,進到白宮、國務院辦公室,會見美方高階官員,交換美台關係看法,豈能與「出國轉內銷」的媒體操弄相比?胡志強坦言,蔡英文訪美非常成功,他肯定蔡英文的努力。可見外交出訪具有正面意義,不單是為了媒體曝光。總統參選人訪美,更絕非兒戲,怎能說出訪不重要,當選才重要?美方正式邀約,自應審慎以對,豈可輕率拒訪?胡志強現任《旺旺集團》副董事長,支持洪秀柱親中路線可以理解,但認為洪沒必要訪美,若非寶刀老矣,就是言不由衷。
蘇起在國安會秘書長任內公開闡明,馬政府對外策略就是要建構「和中、友日、親美」格局,指台灣和三方維持平行關係,沒有誰重誰輕的問題。台灣的處境是「三大之間難為小」,台灣需在美、日、大陸之間週旋,應廣結善緣。話雖如此,馬政七年多來的對外政策明顯向中傾斜,美國務卿凱瑞和準備角逐下屆美國總統的前國務卿希拉蕊,對台灣愈來愈依賴中國都表達憂慮,希拉蕊更認為台灣對中國過度開放將失去經濟獨立,影響政治獨立自主性,再下去恐步上烏克蘭後塵。
國民黨由「和中、親美」轉向「親中、和美」、「親中、嗆美」,一方面是中國民族主義信仰作祟,另一方面應是認定中國崛起,寧可及早押寶卡位,以免錯失良機。而特定政商權貴和買辦集團,因親中政策而獲巨利,食髓知味,自不願輕言放棄,這些都是國民黨對外政策由「親美」轉向「親中」的原因。國民黨深藍氣焰高漲,孤注一擲,圖藉外交大轉彎,在美中戰略競逐中選邊站,以確保政權永續,政黨利益得以維繫,不顧大換軌之後列車是否衝向斷崖,及對主權與經濟造成的傷害,國人豈能掉以輕心。
(作者劉志聰 :前中央社社長劉志聰現為民報新聞網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