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海岸木麻黃天然下種2-3年小苗生長情形。
社會組
為維護海岸樹林的保安功用及永續經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進行木麻黃天然更新的障礙的試驗研究,長期觀測臺東海岸木麻黃林天然更新情形,並嘗試以種子直播方式造林,目前已有初步成果。
林試所表示,木麻黃天然更新的障礙主要受制於海岸林地區缺水、高溫、枯落物堆積、雜草競爭、種實遭昆蟲取食及颱風暴潮等眾多因子交互作用的影響。該所太麻里研究中心選擇雜草覆蓋率低的海灘地為實施直播造林的地點,以降低雜草對小苗的競爭效應;東部地區冬季頻繁的降雨及涼爽的春季帶來濕潤的春雨,在冬季及早春播種,可解決種子發芽初期面臨乾旱及降低高溫對幼苗危害的問題。
根據該中心研究團隊於臺東縣海岸林地區長期觀測結果,木麻黃種子多數需在覆土條件下發芽生長,若不覆土的種子僅有在積水的地方才能發芽,對木麻黃種子直播覆土厚度試驗結果,發現覆土厚度達1.5cm以上時發芽數明顯受到抑制,因此實施直播造林時,建議覆土厚度以不超過1cm為宜,亦可減少種子被昆蟲取食的危害。
木麻黃種子直播造林成效關鍵在於水分,雖然冬季的降雨可使種子發芽,但發芽後幼苗初期生長仍受限於土壤水分,該中心表示長期觀測結果,天然更新的小苗大多數出現於林地內小凹地的微地形,顯然凹地可能利於木麻黃種子發芽及生長,並將此特性融入直播操作方式, 可能改善木麻黃種子直播之成效。
太麻里研究中心主任劉一新博士指出,由於海岸環境相當嚴苛,使用木麻黃種子直播造林的成效仍無法預期,目前僅可掌握木麻黃直播初期小苗生長的表現,惟最大難題在於直播苗是否能捱過夏季高溫的危害,是後續持續研究木麻黃直播造林應克服重點。
林業試驗所黃裕星所長說,目前海岸林造林方式仍以容器育苗種植為主,若能以種子直播方式於海岸地區進行造林,可節省造林成本。林試所的研究團隊將繼續致力精進造林技術,也期許能發展更多元的海岸造林方式,以營造及維護海岸林的公益性功能。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