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8 16:05
中新社香港7月17日電 (記者 盧哲)“我家女兒最初也不愛讀書,春遊回來要寫300字的短文,憋了半天只有100字,最後只好加很多很多語氣詞,‘今天天氣好晴朗’,就變成了‘今天天氣好晴朗嘿呀嘿呀好晴朗’,這怎麼行呢?”17日,來自兩岸三地的著名兒童作家與香港300名小學生相聚香港書展,內地作家秦文君在哄堂大笑中指出了培養兒童閱讀的苦惱。
香港中小企書刊業商會近日訪問了全港1682名中學生,發現其中41%每年只買一至三本書,有超過一成的中學生整年都不買課外書。23%在過去25年從未踏足香港書展,近四成僅去過一兩次。調查方評價,香港的閱讀情況“不及格”。
“其實兩岸三地的孩子都一樣,最初都不愛讀書。”從事出版編輯工作20餘年的臺灣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副總編輯江一鯉回憶自己的童年時代,“我因為課間無聊才開始看書,沒想到從此打開一個有趣的世界。”
秦文君說:“剛開始不喜歡看書是正常的,”現在科技發達,電視、遊戲選擇很多,喜歡這些比喜歡閱讀容易,“自覺閱讀變得很難,培養兒童閱讀習慣,父母陪著親子閱讀,老師帶領閱讀,社會鼓勵閱讀,都是必要的。”
秦文君自己愛上閱讀是因為“聽說小時候住的房間藏了寶藏”,於是從看“尋寶書”開始看書。
而為了讓女兒喜歡閱讀,秦文君想到了“角色扮演”的方法,“我找了小飛俠彼得潘的書來演,女兒演小飛俠,我演海盜,有時候甚至全家動員,讓她的兩個叔叔演小天鵝,於是她對故事越來越感興趣。”秦文君還把女兒看過的書都放在一起,“告訴她這是你讀過的書,培養成就感。”很快,女兒開始自己找書看,“甚至拖來梯子拿書櫥頂層的書。”
被在場的小學生稱為“蜜姨姨”的香港作家聯會副會長周蜜蜜,與小學生分享了自己老屋的故事,她認為家長鼓勵看書是兒童閱讀最重要的動力,“小朋友要知道,書本是可以傳承幾代人的財富”。
“閱讀需要安靜,靜下來才能分析和思考,才想表達。”秦文君的《男生賈裏》出版之後收到八千多封讀者的來信,其中有78封來自香港的中學。“我至今還保留著,閱讀使孩子有很多情感要表達。”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在周蜜蜜看來,走在回家的路上遇見的小貓也可以成為創作的素材,“閱讀和對環境的體驗都是創作的來源。”江一鯉則用30年前看過的一本繪本講述閱讀對自己的影響。“只要沒摸過的書,都去摸一摸,沒看過的,都儘量看一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