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蘭
台灣創業家擁有不斷湧現的創意創新精神,且在國際各種獎項展現頭角,然而這些創業與創新精神難以產業化,帶來台灣產業轉型的困境。為了檢討台灣現行創業政策與法制面的限制及創業環境的侷限,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以及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在2014年10月16日至17日,聯合舉辦「2014國際科技創新創業政策與法制會議」,邀集國內外重要智庫為台灣創新政策環境堤供建言。會議主要結論包括建立創新創業生態環境、鬆綁大學教師參與新創事業限制但同時規範好利益衝突之迴避、以及建立排除創新障礙之法制環境,這些建議將有助我國創新科技政策之擬定。
此次會議的主要目的除探究如何在國家發展的重要前提下,導入創新科技政策與法制的規劃;更將以國外標竿智庫的作法,催生我國促成創新創業模式運作的科技政策。科技部林一平政務次長於開幕致詞中提到,創新創業儼然成為世界性的議題,各國政府均積極打造健全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激發創業能量,做為提升經濟成長的關鍵動能,並積極尋求讓經濟創新轉型以及提升就業的政策方針。目前科技部的「創新創業激勵計畫」,每年有企業挹注2000萬元的獎金,輔助來自校園的創業團隊將他們的發想實踐,但台灣對創新創業的法規未及發展,期待透過此研討會能將科技創新創業相關法規與經濟系統結合起來,讓創新得已帶動經濟成長。
應邀出席演講的均為創新科技政策的國際級菁英,包括曾擔任美國參議院科技政策資深顧問17年、協助推動美國政府多項法案、現為麻省理工學院駐華府辦公室主任的Dr. William B. Bonvillian、德國Max Planck Institute創新與競爭力中心主任Dr. Reto M. Hilty、韓國科技政策研究院院長Dr. Jung-Guk Song等來自美、加、英、德、以色列、新加坡、韓國等國的專家,他們以各國經驗分享政府該如何規劃創新創業的政策,及如何做好專利與創新創業法制的佈局。全美大學發明與創新聯盟(NCIIA)執行長Phil Weilerstein並分享美國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運作模式。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駐華府辦公室主任Dr. William B. Bonvillian於會中分享政府和企業間相輔相成的創業與合作模式,並以技術性創新、人力資本及組織創新等三大面向來探討創新之意涵。他認為政府在創新議題上所扮演的角色並非只是發明和發現,而是要與企業一同承擔創新科技所帶來之風險,並透過企業之研發單位將科技轉換成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
17日會議主要圍繞創新創業法規進行討論。政治大學法學院馮震宇教授提到,美國透過聯邦政府給的預算,可以提供企業在智慧財產權上的補助,但在台灣如果企業是透過政府研究經費申請國外專利,就需要申請許可。Dr. William B. Bonvillian回應,美國並無台灣的這些限制,且透過科技創業生態體系的建立,大學也樂意將學術研究所產生的專利技轉到民間,並進行創業。與會智庫代表一致強調,專利並不等於創新,專利數量也不代表創新,他們建議台灣應營造制度的透明化、建立創業生態體系,促成創新者與投資者一起合作;同時運用大學師生的研發能量,做為平衡創新與投資者的管道,協助新的創意轉移到企業環境;並在各院系廣設創業教育課程、培植創業導師,建立創新創業網絡,讓科技知識能夠轉移。
此外,台灣目前除了需設計政策來界定大學技轉的利益衝突外,與台灣本土相關的政治穩定性、勞工法律、資訊公開、國際競爭態勢,都是影響創新生態環境如何形成的重要標準。
科技部陳德新常務次長在會議總結提到,本次研討會是以創新創業政策與相關法制為主軸之會議,為產學合作之搭建、人才培育、智慧財產權保護,乃至就業市場上產業與政策配合,透過各國專家學者經驗分享,提供給臺灣創新創業政策與法規上完整之建議,希望這能成為深耕台灣科技發展的豐沛土壤。
本次研討會著實為科技政策與法制領域難能可貴之饗宴,不僅促進臺灣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新創業政策菁英們的交流與合作,並提供台灣科學技術與創新策略擬定之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