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組
中美部長級官員10/10日就要在華盛頓恢復面對面的貿易談判。雖然北京近來採購了多批美國農產品釋放善意,但美國要求的“結構性改革”已傳出被排除在協議之外。雙方這次談判並沒有比之前樂觀。
白宮聲明重申,雙方討論將集中在華盛頓自去年以來提出的核心要求,包括智慧財產權、強迫技術轉讓、非關稅壁壘、農業和協議落實。
(德國之聲中文網) 報導,美國總統特朗普週一(10月7日)表示,他希望與中國談成的是全面的貿易協議。這是在昨日彭博社報導,中國可能拒絕和美國談產業政策改革與政府補貼後,特朗普的最新回應。
川普表示自己對於這次談判能否結束貿易戰抱持樂觀態度,但他不會滿足於只達成部分協議。他還表示,他希望中國以人道的方式解決香港近來的抗爭,不然可能有損貿易談判的結果。
中國副總理劉鶴週四開始將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財政部長姆努欽在華盛頓會晤磋商。但兩國對於要達成什麼樣的協議一直都有認知上的差距。日前有報導說,雙方可能達成暫時性的部份協議先解決燃眉之急,像是中方透過購買農產品和保護智慧財產權來換美方不加徵關稅。
不過當川普被問到此事時,他告訴記者:“我認為這根本不是我們所希望的。我的想法是取得重要的交易...... 過去到現在這段時間,我們一直表現得很好。我非常希望是一個重要的協議,那才是我們的目標。”但他也承認,最終結果為何仍充滿變數。他說:“會談成嗎?我猜。也許。誰知道。但是我想可能性不高。”
10月7日,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95.7點,相當於0.36%,至26478.02點,標準普爾500下跌13.22點,相當於0.45%,至2938.79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6.18點,相當於0.33%,至7956.29點。
關於北京可能否決川普所提的廣泛協議提案做成報導傳開之後,週一美股下跌。為了緩解市場上的焦慮情緒,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稱,中美將在華盛頓的貿易磋商上取得實質進展,並表示美國對北京提出的建議持開放態度。他說,只要市場准入和政府補貼等結構性問題得到解決,美國願意接受短期協議。但他的這種說法很明顯與中方能接受的南轅北撤。
此外,庫德洛週一出面否認貿易戰損害美國經濟,稱影響甚小。不過,最近的經濟數據顯示出美國經濟下滑,且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與貿易戰有關。雖然美國9月份的失業率降至50年來的最低,但美國製造業已陷入衰退,預計GDP增長將大大放緩。
可以確定的是,中國為了示好,已擴大購買美國產品。美國農業部報告說,自9月初以來,中國已訂購了約350萬噸美國大豆,約佔貿易戰前中國年度採購額的10%。庫德洛週一對福克斯電視台表示:“最近北京方面的一些聲明比較積極。”他說,中國還購買了美國豬肉和小麥。
白宮表示,如果談判沒有新進展,下一輪懲罰性關稅將在10月15日生效。美國將對價值2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的關稅稅率從25%提高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