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玉泰報導]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張文德教授執行的『107新加坡百年老店黃耀南藥行之中藥實習計畫』,帶領學生走出去開拓視野,並提高台灣中醫藥教育在國際的能見度,獲選為108年度教育部「學海計畫」主持人成果報告佳作獎,在教育部於11月2日舉辦的『108年鼓勵出國留遊學宣導說明會』頒獎表揚。
張文德教授領獎時,感謝教育部能夠持續支持「學海築夢」相關計畫,讓更多的學子能夠在無後顧之憂下,前往世界各地海外實習,真的學得到東西,而且視野會不一樣,圓夢成長,收獲豐碩。
2018年中國醫藥大學中藥中資系有二位同學選擇前往新加坡海外實習,連同英國、瑞士及以色列的實習同學,共有18位同學到海外進行中藥專業實習,2019年有23位同學出國海外實習。
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歐陽彥恆參事在『108年鼓勵出國留遊學宣導說明會』表示,教育部這幾年為了鼓勵並補助在校學生出國研修或國外專業實習,投入非常多的心力,分別設立了四個學海計畫:選送優秀學生赴國外大專校院修讀學分之『學海飛颺』計畫;選送勵學優秀學生赴國外大專校院修讀學分之『學海惜珠』計畫;運用國際合作計畫管道,選送學生赴國外非新南向國家之企業、機構進行職場專業實習之『學海築夢』計畫,以及選送學生赴新南向國家具發展潛力之企業、機構進行職場專業實習之『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每年出國的人數一直在增加,以今年第一階段為例,核定人數有四千多人,補助金額高達五億多元。
歐陽彥恆參事表示,「學海計畫」每年都會選出優秀的學生心得,讓大家了解並分享這些同學在國外研修或實習的經驗與感想;同時也會選出幾名計畫主持人成果報告佳作,讓學校老師一同分享這些計畫主持人的執行經驗與心得,並肯定這些計畫主持人為學生所做的努力。
中國醫藥大學張文德教授表示,本校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學生在三年級暑假時,必需至中醫藥相關機構或單位實習兩個月。除了驗證學校所學之基本知識與技能外,也讓同學能夠提早接觸相關職場,體認中藥相關工作的環境與內容,除了在國內的中藥廠、醫院中藥局、中藥商或專業實驗室外,為了擴展學生國際視野,2012年開始,建立並推廣海外中藥專業機構實習,第一年鎖定英國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s);2013年開始,基於職場實習的多元化,我們將實習地點從較學術氣息之實習單位擴展到以治療英國常見濕疹等相關皮膚疾病著名、英國知名的中醫醫療中心-AVICENNA Centre for Chinese Medicine;2014年,為了讓同學有較多的選擇,增加倫敦西敏大學(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的Polyclinic中醫門診以及順天堂英國正式代理商Herbprime Co.為海外實習單位。2015年更增加位於蘇黎世、瑞士最大中藥產業(調劑)公司-Complemedics A.G.;2016年增加位於千葉,日本貴婦最愛的漢方公司-日本イスクラ産業株式会社。2017年響應新南向計畫,增加新加坡歷史最悠久之中藥店-黃耀南藥行;2018年更前進以創新創意出名的以色列,與以色列最大的中草藥公司-Bara Herbs Co.合作;2019年開創日本多點專業實習模式,橫跨東京、橫濱、新瀉之『從津村製藥到漢方藥局:日本漢方藥供應鏈與應用端之中藥實習計畫』。
九年來,參與實習的同學都認為兩個月的海外經驗受益良多,積極鼓勵更多學弟妹們參加海外實習。師長也希望透過海外實習,讓學生走出去,去見見世界各國對中藥的重視與應用,並提高台灣中醫藥教育在國際的能見度,讓大家知道台灣中醫藥教育的優點與長處,進而吸引國際學生來台研習中醫藥相關課程。
對學生而言,海外實習計畫將有助於學生本身的國際視野與經驗的建立,並藉由實習過程了解各國中醫藥現況與發展。同時,學習海外傳統中藥相關研究與事務,將有助於學生未來在國際上的發展,獲得工作機會。更重要的是,他們熱情地與同學及學弟妹分享海外實習與生活心得,激發同學之間的國際觀念,也讓同學了解中藥的世界趨勢,同時明白未來中藥市場與職場不只限於亞洲地區,而是放眼全世界。
張文德教授分享執行「學海計畫」成果與經驗表示,『新加坡百年老店黃耀南藥行之中藥實習計畫』,是台灣唯一在新加坡的中藥專業實習場所,相較於歐洲或以色列等其他海外實習國家,新加坡有著濃郁的華人文化傳統,雖然新加坡社會運行架構採取西方模式,醫藥界也以西醫為主,中醫藥則作為輔助和補充治療。直到近年隨著世界中成藥市場迅速增長,許多新加坡人逐漸開始認識中醫中藥。
新加坡政府從2013年至2017年撥出300萬新加坡幣元之「中醫藥臨床科研津貼」,支持中醫藥研究計劃,包括採用針灸治療帕金森症患者的疲倦問題、用傳統中藥治療腸易激綜合症、用針灸和草藥治乾眼症、以針灸舒緩接受試管受精術者在摘取卵母細胞後的疼痛感、以中醫藥方式為不同種族糖尿病患者歸類其腎病的病症,以及用針灸和傳統中藥應對自閉症病狀等。
黃耀南藥行歷史非常早,清末光緒年間,黃耀南便以擁有以仙翁煉丹為註冊商標的普救丸製作處方為人知曉。19世紀末,白手起家的嚴石行在香港向黃耀南買下黃耀南商號及普救丸處方,並於1935年到新加坡開設分行。在嚴家父子的悉心經營下,黃耀南中藥行成為新加坡家喻戶曉的老字型大小,除了普救丸,旗下產品還有白鳳丸、寧神丸、蘇合丸等多種中成藥。1976年,黃耀南藥行註冊成為私人有限公司,嚴家退居幕後,並由大坡二馬路215號搬遷至鄧波街(Temple Street)現址,繼續營業至今。新加坡黃耀南中藥行經營最久,其原因是新加坡黃耀南的傳人堅持著中藥材行的傳統正派,選用較佳的藥材,百年如一日,以良藥救人為唯一宗旨,二代傳承始終不變。在變化萬千的商業環境中,反而守住了華人在新加坡統中藥的根源。
有別於台灣之嶺南派中藥材規格,香港中藥傳統的炮製方法多沿襲廣州,在精選優質藥材的同時,從商業角度考慮,十分注重飲片外型美觀。為達此效果,採用了特殊的技術,使用專有的器具,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如將三七著色後撞光、枳殼用四方錘子砸扁後切條,當歸、天麻、丹參等均壓扁後再縱切。經過加工後的飲片,其形狀、甚至色澤都發生了很大變化,與傳統的中藥飲片比較差異甚大。黃耀南藥行承襲原香港黃耀南藥行傳統,也傳襲了嶺南派的中藥藥材規格。
台灣的馬光中醫集團於1999年在新加坡密駝路設立第一間中醫診療所,發展到遍佈新加坡全島共25間診所以及馬來西亞10間中醫診所,是星馬地區提供綜合性傳統中醫藥產品和服務方面具有領導地位的保健集團,並於2004年及2005年度獲得了新加坡潛質品牌獎與獲得2004至2006年超級品牌獎。2009年馬光保健集團收購黃耀南中藥行,希望以多元的通路、適合市場的品牌策略產生新價值,對新加坡民眾提供更多保健服務。舊品牌,新格局,黃耀南堅守其中藥品質的專業,並依市場及現代生活提供更適當的中藥材服務。
以台灣中醫藥高水準的教育、醫療品質、管理制度,實際上可與以服務效率著稱的新加坡進行交流,提供我們的中藥專業專長,並學習新加坡的管理與效率。我們學生適時地到這些地方實習參與工作,除了將台灣的中藥教育近況介紹給新加坡,是一項無形且優秀的國民外交-中醫藥外交,不但對台灣中醫藥領域具有國際化指標,且具有外交軟實力的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