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組
美國總統拜登提名的新任駐中國大使人選伯恩斯稱,美中關係已經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他說,如果人事案獲得確認,他有信心美國能證明中國宣稱的“東昇西降”說法是錯誤的。這位職業外交官還說,在台灣問題上,“不能相信中國作出的任何承諾”。
美國駐北京大使已經空缺一年多。
65歲的伯恩斯10月20日在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出席提名確認聽證會時說,“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將是21世紀最大地緣政治考驗,我們將在需要的時候與之競爭,激烈地競爭。”
美中關係目前持續處於低谷狀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將美國駐中國大使的人事提名視為華盛頓處理對外關係最重要的職務之一,兩黨議員對於北京近來一系列作為提出擔憂。
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梅嫩德斯在聽證會上說“毫無疑問,戰略競爭是我們思考當今與中國關係的正確基本框架,並不是因為這是我們想要的,而是因為這是北京方面所做出的選擇。”
伯恩斯認為,美中關係已經不可能回到過去。他說,“我認為我們與中國的關係比起10年前或20年前已經有了根本性的不同。我和大部分歷任美國大使針對這問題有過談話,我們都認為我們現在處於一個完全嶄新的時代。”
伯恩斯說,在包括人權等多項議題上也向國會展現了在與北京打交道時的強硬立場。“中共在新疆的種族滅絕、在西藏的侵權、對香港自治與自由的窒息和對台灣的霸凌是不公正的,必須停止。
伯恩斯強調,“美國必須以實力的位置出發,在所有問題上展開密集外交工作,”伯恩斯接著說,“北京宣稱現在是東方在上升,西方在衰落。我對我們的國家很有信心,我相信聯合我們的盟友和夥伴一道可以證明北京是錯誤的。
星期三的聽證會上,議員們最廣泛和頻繁提及的問題就是台灣。多位兩黨成員先後圍繞近來大量中國軍機侵擾台灣空域和對台灣的種種威脅提出深切擔憂。
“我認為台灣比香港更令中國不悅,幸運的是台灣與中國之間隔著大海,但我很擔心我們在台灣看到同樣的那種挑戰極限並導致危機的行為,”參議院外委會首席共和黨成員裡施參議員首輪提問就將香港和台灣的情況進行類比。
伯恩斯說,“我們所有人都記得,我特別記得那天我們與中國領導層的會面,他們向香港人民以及全世界的人作出承諾。現在,中國違背了他們做出的每一個承諾。”“因此,如果我們將此與台灣聯繫起來,我們顯然不能信任中國會遵守在台灣問題上的承諾。
伯恩斯強調,美國歷屆政府都遵循一中政策,國會也通過台灣關係法,“美國的假設是台灣與中國的海峽兩岸關係是和平的,但目前的狀況沒有多少和平,而是強勢和咄咄逼人。所以我不認為我們在這個問題上能信任中國。”
“我們的責任是讓台灣難以攻克,通過台灣關係法幫助台灣增加其不對稱防務能力,”伯恩斯說。他還指出,美國會關注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言辭,尤其最近中國領導人和其他中國高層官員的講話都顯示他們有意圖要奪取台灣。
我們維持延續了過去40年的一中政策比較好,也比較有效,伯恩斯解釋說,我們在台灣關係法下,我們有能力,事實上,至關重要的是幫助台灣自衛。
伯恩斯說,“美國繼續一中政策是正確的做法,但同樣正確的是我們支持和平解決這一地區的爭端,我們反對改變現狀和損害區域穩定的單方行動。本屆政府和國會應當在兩黨基礎上一道幫助台灣維持自我防衛能力,這是1979年台灣關係法的內容。”
北京當局的軍事恫嚇不但沒有驅使美國改變對台灣的政策,反而喚起國會對台灣的高度重視和不減反增的支持,即使平時鮮少在台灣議題上發聲的國會成員現在也紛紛加入關注台灣議題的行列。
在談到美國如何有效與中國展開戰略競爭,伯恩斯在聽證會反复提出美國最大的資產就是堅實的盟友陣容和對價值的追求。他說,反觀中國,儘管中國有強大的力量,但他們沒什麼朋友。
伯恩斯補充說,如果他正式成為駐中國大使,他的關鍵任務之一就是確保美國不會成為與中國發生衝突的“夢遊者”。“我們希望減低意外衝突的危險,我們希望維護和平。
伯恩斯目前是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外交和國際關係教授。在此之前,他在美國外交部門服務長達27年,橫跨從裡根到小布什四任政府,一度是國務院三號人物,具有豐富的職業外交經驗。
具備豐富外交事務經驗的伯恩斯與多位國會兩黨成員也相當熟悉。星期三聽證會上,委員會成員大多對於伯恩斯出任美國駐中國大使這一重要職務表示肯定。預計,伯恩斯的人事提名案之後將獲得兩黨廣泛的支持。
如果伯恩斯的提名順利獲得參議院的確認,將打破延續了四任、由擅長“零售政治”的民選官員擔任駐華大使的慣例,轉而由富有外交技巧的職業外交官來擔任這一要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