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彰專欄
馬斯克失寵了? !
前天馬斯克走出白宮時的場景,從他鐵青的面色中不難看出,大概率是經歷了什麼不愉快的事。
隨後,包括《紐約時報》在內的多家美國媒體爆料,馬斯克是列席參加了川普政府的內閣會議,在會議上,他與國務卿魯比奧爆發了嚴重的爭執。
出人意料的是,這次川普沒有支持他,而是站到了魯比奧這邊,一起指責馬斯克過於魯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開會時,馬斯克質疑魯比奧的工作能力,表示自己幫美國政府查出了那麼多光拿錢不幹活的公務員,為什麼魯比奧不把他們開除了?還留著繼續吃空餉,浪費納稅人的錢嗎? !
魯比歐一聽到馬斯克在川普面前數落自己,立刻不高興了,反擊說,他一直在努力地推進裁員,但這需要時間,不是你今天開個單子,明天我就要照單執行的,裡面牽著很複雜的利益糾葛,萬一一刀裁到「大動脈」上,導緻美國政府癱瘓了,你負責嗎? !接著,魯比奧還邀功說,自己通過“買斷計劃”,成功讓1500名公務員主動辭職,比馬斯克的暴力裁員穩當多了。
馬斯克不甘示弱,諷刺魯比奧“只是在電視上表現很好”,實則工作能力很差。
眼看兩人就要吵起來了,「話事人」川普打斷了對話,並說了一段很重的話。他再次強調:馬斯克只是顧問,只有建議權,沒有決策權。他的裁員建議執不執行,最後的決策權在魯比奧及其他各部長官。
隨後,會議氣氛發生了180度大轉彎,各部長開始紛紛指責馬斯克越俎代廬,透過個人巨大的影響力,散播不實訊息,給自己部門的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壓力。眼見自己成了眾矢之的,馬斯克百口莫辯,乖乖做了檢討,承認自己在裁員時,犯了一些錯誤。雖然嘴上承認了錯誤,但馬斯克內心肯定是很不服的,所以離開白宮時,才會鐵青著臉。
照理說,像這種高階層的閉門會議商談的內容不應該被洩露,但為何馬斯克前腳剛離開白宮,後腳吵架的消息就傳得滿天飛?美國媒體的說法是,有位「與會人員」向他們吹了風。那麼這個「與會人員」究竟是誰?
主流的猜測有兩個,一是反對馬斯克的各部部長,他們恨透了裁員,讓他們手下的公務員缺乏安全感,整天磨洋工,部門工作效率低下。二是馬斯克,他想藉機告訴美國民眾,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有一個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團,阻止他做正確的事兒。無論哪種推測是正確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馬斯克風風火火推行了兩個月的“公務員瘦身計劃”,大概率要胎死腹中了。
因為把裁員的決策權交還給各部部長,相當於讓他們自己裁自己,這可能嗎?不要忘了,他們本身就是龐大公務員體系中的一員,既得利益者,會有勇氣革自己的命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可以預見的是,近兩個月由馬斯克掀起的裁員風暴,最後也難逃失敗的命運。
各部長可能會學魯比奧,用巨額「買斷金」的方式,象徵性的裁幾個人,這樣既不得罪同僚,你好我好大家好,向上又能交差。在這群「老油條」面前,馬斯克稚嫩的像個新兵蛋子。他可以征服宇宙,但征服不了盤根錯節、官官相護,如同沼澤一般的美國政壇。
最後分析下,馬斯克為何會失敗?在我看來,主要原因是他被抓住了“小辮子”,犯了政治鬥爭的大忌。馬斯克幾乎每天都在社群媒體上發佈各種公務員浪費納稅人錢的案例。例如,拿美國人的錢給非洲人買套套;花200萬研究老鼠變性問題;有500多萬名120歲以上老人還在領退休金等,將美國政府的腐敗翻了個底朝天。他少的時候,一天發兩三條,多的時候十五六條打不住。美國老百姓是看爽了,很憤怒,感覺政府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馬斯克也因此得到了民眾的支持,才敢如此囂張地裁員。
問題是,在官場混過的人都知道,想要屹立不倒,必須謹慎行,說話越少越好,這樣不容易讓人抓住「小辮子」。哪能像馬斯克這樣,天天曝這麼多內幕,言多必失。
最典型的是,前段時間馬斯克說他發現聯邦政府裡管公務員退休的組織,辦公地點在一座深幾十米的溶洞裡,上下溶洞僅靠一部電梯,由於電梯裝載量有限,所以每個月他們只能處理1萬份退休申請,而且他們沒有現代化的辦公設備,還幾十年前一樣,用手工記賬。馬斯克說,如此落後的辦公條件,是故意降低辦事效率,以便多養點公務員。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實情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原來,這個溶洞是冷戰時選的,第一,非常隱蔽,便於保護核心機密,即使遭到前蘇聯的核彈打擊也能安然無恙;第二,溶洞裡冬暖夏涼,不用開空調,大大節省了部門開支;第三,聯邦層面每月要辦理退休的也就千人,一部老電梯完全夠用;並非馬斯克工作。
反對馬斯克的人拿這件事大做文章,說他根本不懂行政,胡亂指揮,把一個利國利民的項目貶得一無是處,重創了他的信譽。有人或許會說,人家只說錯了一件事,不能以偏概全。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但現實就是以偏概全,不能犯一點錯,否則將抹殺一個人的所有功績,尤其是在反對者眾多的情況下。
一句話,你沒說出口時,你永遠是它的主人,讓下面的人去猜你的心思,肯定會有逢迎的人,會幫你去做;可一旦說出了口,就是呈堂證供了,想甩鍋都甩不掉,陷入徹底的被動。
可惜,馬斯克不懂這些東方智慧,他只覺得政壇和商場一樣,想說什麼說什麼,反正說錯了,又沒人能拿他怎麼樣,大不了特斯拉的股價下跌一點,又不會死人。這次他完全錯了,栽了個大跟頭。不過,這或許對馬斯克也是好事,得以讓他從政治沼澤中抽身出來,專心經營特斯拉,畢竟近期特斯拉的股價因為他的大嘴巴已經連續跌了七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