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組
美國總統川普宣佈將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關稅上調後,據路透社報導,兩艘美國軍艦在南海中國宣稱擁有主權的島嶼附近航行,引起中方不滿。
中國軍方發言人指出,美國海軍「普雷貝爾號」(USS Preble)和「鐘雲號」(USS Chung-Hoon)「擅自進入」南海島礁鄰近海域,中國解放軍發言人表示軍方派出海空兵力「依法依規對美艦進行了識別查證,予以警告驅離」,強調中方會採取必要措施「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
路透社引述美國軍方消息指,「雷貝爾號」和「鐘雲號」5月6 日在中國控制的南熏礁(Gaven Reefs)、赤瓜礁和越南控制的鬼喊礁12海里範圍以內經過。
路透社又引述美國第七艦隊發言人指出,這次行動是為了「挑戰過度的海上主權聲索」,也是為了保障有關水域在國際法管制下的暢通。
BBC的記者登上一架美軍飛機,飛過備受爭議的南中國海。6個國家在這片海域競爭,但是近年來中國加強了建島和巡邏力度。
美國海軍軍艦航行經過南海的前一天,川普在社交網站發佈對華加徵關稅的消息,又批評中美兩國進行的貿易談判「進展太慢」。但香港嶺南大學亞太研究中心主任張泊匯認為,美軍軍艦到南海「巡航」與中美貿易談判沒有太大的關係,指出兩者有各自發展的「邏輯」。
他接受BBC中文訪問時指出,美國在南海「自由通航」的行動在前總統奧巴馬時代已經開始,只不過最近「密度在加大」。「它密度在加大跟貿易戰沒有關係,其實中美的戰略競爭有許多方向、許多範疇,不僅是貿易戰,有科技戰、有外交上爭奪影響力。」
他認為,川普領導下美國對華政策轉向, 美國對南海問題的看重有所提升,所以美國加大在南海的行動,與貿易戰沒有直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