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組
法國廣播報導,中國外交官不講究外交辭令,專在國際場合比橫鬥狠,一些觀察家指出應是習近平上台這幾年愈來愈突出。有分析人士把這概括為“王毅現象”,王毅幾年前在加拿大不顧外交禮儀訓斥本來向加國外長就銅鑼灣書商失蹤案尋求解答的加國女記者:“你沒有發言權!” “你了解中國嗎?你去過中國嗎?你知道這個現在已經成為人均8000美元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嗎?如果我們不能很好地保護人權,中國能夠取得這麼大的發展嗎?你知道中國已經把保護人權列入了我們的憲法嗎?”。把戰狼式外交推向高潮的應是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他乾脆把網傳陰謀論搬出來,指責是美國軍方把新冠病毒帶到了武漢,結果招致川普直接把新冠病毒叫做“中國病毒”。
有分析認為,最近西方媒體一波接一波對武漢疫情提出質疑,西方出現了許多向中國索賠疫情損失的團體和個人,其規模其速度,都和中國戰狼外交官一波接一波的“甩鍋系列劇”有關,包括趙立堅硬要給美國賴上放毒的惡名,包括武漢疫情爆發後,華春瑩等人抨擊西方國家的人道撤僑行為為“過度反應”,還有,西方一直對中國隱瞞武漢疫情有着巨大的懷疑,外交部發言人卻延續了五毛“抄作業”的說法,反而抨擊他國“浪費了中國為他們爭取的抗疫時間”。還有後來的“口罩外交”,說起來中國在自己喘過一口氣之後,以全球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口罩產能,支援他國值得首肯,然而,北京把這件事宣傳到最後讓歐盟反感的地步。美國死於新冠病毒的人破萬,紐約更是疫情中心,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5日在寫給『紐約時報』的文中說了一句“堅信我喜愛的紐約能熬過去”。這句話不管有無真情,至少不失“外交辭令”`。有人感嘆,過去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一句“無可奉告”,覺得面目可憎,可是與現在的戰狼外交官比起來,這句話還真不失“外交辭令”的範疇呢!
因此,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說“要保持清醒、明辨是非,對那些企圖扇動種族主義和歧視仇外、把別國或別的種族當成替罪羊的愚蠢言行說不”就被視為與“王毅現象”有明顯的區別。北京學者榮劍就此評論:“和吾國駐英大使或瑞典大使比起來,崔大使還是儘可能表現出一個駐外大使應有的理性、溫和、與人為善的一面,大使的使命是外交,外交的使命是對外友好交往,而不是致力於斷交的戰狼式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