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玉泰報導]
全國獨一無二的「芳苑潮間帶牛車採蚵文化」,2016年獲登錄為珍貴無形文化資產,為保護發揚這項傳統漁法文化,並展現芳苑沿海地區漁村特色,彰化縣政府於今(8)日在芳苑鄉普天宮前廣場辦理「2020國際海牛文化節」活動,活動持續到下午5點,規劃有搭牛車體驗潮間帶生態、萬牛犇騰樂活健走、海牛的家國小寫生比賽、潮間帶生態體驗及產業推廣市集等,讓大家更進一步認識芳苑的特殊漁村文化,歡迎大家一起來體驗、探索芳苑之美。
經過無形文化資產認定的海牛採蚵文化,目前只剩下8隻海牛,因為海牛的稀少性,希望透過活動讓更多人來體驗,進而帶動更多人來關心,讓海牛能繼續繁殖下去,繼續讓海牛採蚵文化綿延不絕,也能增加當地農民收入。海洋委員會及地方與縣府共同辦理這次的海牛文化節,除了藉此保存海牛文化外,並將此特殊文化介紹給海內外的鄉親,也看到一批一批的遊客慢慢進入到芳苑,希望藉由觀光帶動更多的人潮,讓年輕人願意根留彰化。
農業處表示,在芳苑沿海地區的「芳苑潮間帶牛車採蚵」是自日治時期使用至今的漁法,由漁戶運用經特殊訓練的牛隻「海牛」,至潮間帶進行蚵田養殖及採收作業,並於2016年成為彰化第一個以產業登錄的無形文化資產。且因其保存了牡蠣養殖技巧及海牛訓練知識,及持續推廣牛車採蚵與潮間帶環境解說,於2020年轉為彰化縣第一個「傳統知識與實踐」類別的無形文化資產,本次活動推廣「芳苑潮間帶牛車採蚵」文化讓更多人知道,並期盼能讓海牛文化永續傳承,因此彰化區漁會及彰化青農擺設農漁特產推廣市集,透過海牛文化節共同行銷芳苑地區農漁產與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