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鼎鈞/台北報導]
彭博社Bloomberg每月發布的全球新冠疫情抗疫韌性排名(The Covid Resilience Ranking),台灣跌至44名,位處末段班,台灣民眾黨立委高虹安29日說,希望政府及疫情指揮中心,外界建議該採納就採納;也應思考加強境外防堵與檢測相關作為、檢討境內疫調SOP;最重要的,「加大疫苗採購力道、超前部署二代疫苗」,才能更好地守護全體國人,度過嚴峻的疫情難關。
近來 Covid-19 病毒持續進化,全球各國都加強防疫措施及疫苗採購,然而台灣不但疫苗採購到貨低迷、持續依靠外援捐贈,更被變種病毒攻破圍堵防線,高虹安認為,防疫策略與作為顯然需要深刻檢討及加強。
根據彭博社的這份排名,台灣自從上個月疫情爆發未能及時得到控制,以及疫苗接種率僅0.6%等項目被扣分後,從4月的第5名下滑至5月的第15名,跌出十名外。然而,根據剛剛發布的最新排名,台灣竟一口氣跌到第44名。
在全部53個國家中,成了倒數十名,落後伊拉克、奈及利亞、越南、泰國、巴西、伊朗及南非等國。
彭博內文直指台灣排名暴跌的兩大原因和上月一樣,在於「疫苗接種工作遲滯」以及「疫情再次爆發加劇」。而在「重新開放」的四大指標上,與各國相比,台灣更是拿了慘不忍睹的「滿江紅」。
高虹安指出,她發現台灣大幅落後的4個指標分別為: 疫苗覆蓋率(People Covered by Vaccines)、單月死亡率(Fatality Rate)、 社區封閉(Community Mobility)、恢復國際交流(Vaccinated Travel Routes)。
高虹安分析,進一步統整與分析本次排名暴跌的幾個原因包括:一、 疫苗施打率依然低落,僅有4%人口有疫苗覆蓋,根據上月報告推估需費時六年才能達到75%群體保護。
二、台灣的上月死亡率9.2%,在全部53個國家中排名第四高,只落後於波蘭(15.5%)、羅馬尼亞(12.7%)與墨西哥(10.1%)。
三、雖然疫情看似趨緩、確診數下降,但國際採購疫苗遲遲不到貨,疫苗依靠外援,而國產疫苗尚未通過國際科學標準認證的情況下,台灣的「疫苗荒」除了造成對外難以開放正常旅行往來,對內也引發諸多疫苗分配優先順序的爭奪與特權施打亂象。
四、防疫封鎖措施與檢疫作為不夠嚴格,包括太遲採取邊境普篩作為、地方政府疫調責任界定不明確等,導致屢屢出現社區感染破口,甚至讓變種病毒攻破台灣。
「台灣的防疫沒有鬆懈輕忽的空間!」高虹安強調,在這份研究中,台灣上下10名(33-53名)的國家中,台灣是人類發展指數分數最高的(0.91),全民健康照護覆蓋的分數也是最高的(79),但防疫表現卻差強人意,政府能不深自反省嗎?
▲資料來源:Bloomberg - The Covid Resilience Ranking: The Best And Worst Places to Be as The World Finally Reop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