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北京、深圳等地疑似國際郵件感染
大陸組
中國北京、深圳、珠海等地近日報告的幾例新冠確診病例,在沒有發現傳播源頭的情況下,衛生官員稱有可能通過國際郵件感染。
多個地方的官員幾乎同時這樣推測,引發廣泛關注。不過,醫學專家表示,新冠病毒「物傳人」的概率非常低,且不太可能造成聚集性感染。
北京目前正在籌備2月初即將舉行的冬奧會,在遏制病毒傳播方面高度戒備。北京冬奧組委會17日宣佈,鑒於防控形勢依舊嚴峻複雜,將不再公開銷售比賽門票。
中國首都北京1月15日通報了1例本土新冠確診病例,屬於Omicron變種病毒。與中國普遍嚴格的防控措施一樣,衛生官員迅速對該病例感染的病毒進行路徑追蹤,然而並未發現其傳播源頭。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組成員龐星火在17日的記者會上說,該病例與北京既往病例以及近期國內報告的Omicron變異株均存在差異,不屬於同一傳播鏈;而與2021年12月北美和新加坡等地分離的部分毒株相似度較高。
龐星火推測,「不排除其經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他說,以往中國多個省(市)也曾報道經冷鏈或非冷鏈物品傳播的案例。新冠病毒可在低溫下長時間存活,冬季經物傳播的風險增大。
北京這位患者自述近期曾收發過國際郵件,是衛生官員推測傳播源頭的關鍵。
該份郵件於1月7日自加拿大發出,途經美國和香港到達北京,於1月11日收到郵件。
該病例僅接觸過郵件包裝的外表面和文件紙張首頁,並未接觸包裝的內表面和其他紙張。
中國衛生專家團隊採集了該國際郵件的環境標本,並進行了核酸檢測。幾份標本的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陽性,並檢測出奧密克戎變異株特異性突變位點。
官員們因此有了上述推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