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i2.png)
外媒:習近平對普京誤判 讓中國陷入風險
俄羅斯總統普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資料照片)
國際組
北京冬奧會於2月20日結束。普京於2月24日下令對烏克蘭發動全面攻擊。雖然北京否認西方情報官指“中國要求俄羅斯在冬奧會結束前不要入侵烏克蘭”。但專家認為,北京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問題上有某種程度的知情,習近平對普京的誤判導致了中國今天在國際社會的尷尬處境,也讓中國的經濟利益和其他利益面臨風險。
3月2日《紐約時報》報導,據來自拜登政府和歐洲的兩個消息來源,一份西方情報顯示,中國高級官員在2月初要求俄羅斯高級官員在北京冬奧會結束前不要入侵烏克蘭。
時報說,報告顯示,在上週入侵開始之前,中國高級官員對俄羅斯的戰爭計劃或意圖有一定程度的直接了解。
3月3日中國外交部否認了這一消息,發言人汪文斌指《紐約時報》的報導“純屬虛假信息”,並說,“這種轉移視線、甩鍋推責的言論十分卑劣。”
紐約外交關係協會資深研究員張彥說,他不十分相信這份報告是事實,但他認為習近平有一定程度的知情。張彥認為,實際情況可能會更加微妙。“普京會說我對烏克蘭的局勢非常生氣,然後習近平說,是的,但我們不想有任何事情干擾奧運會,普京說,我完全理解,諸如此類。但你知道,美國情報部門如果知道如此詳細的信息,就意味著他們在中南海或克里姆林宮擁有難以置信的消息來源。所以,我認為,這是可能的,但必須將其視為一種可能的情況,而不是事實。
國家利益中心研究員保羅·海爾認為,普京很可能尊重這一點,並等到奧運會之後才去做他想做的事情。但這並不意味他會非常精確地告訴中國人他將要做什麼。”
華盛頓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資深跨大西洋研究員馬安洲,在《紐約時報》這篇報導發表前就假設北京知道入侵很可能會發生,但相信俄羅斯會很快取得成功,這是基於中國對俄羅斯先前的干預以及對來自莫斯科的情報評估。
海爾認為,習近平現在的處境非常尷尬。“習近平的盤算是,他可以試著走這個鋼絲,希望這場衝突有一些解決辦法,可以保住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否則,中國人就是完全拋棄了烏克蘭,讓他們為維持中國與俄羅斯的關係而付出代價。我認為習近平仍在努力計算,他的處境非常不舒服,因為你知道北京正在重申一大堆內在不一致的舊原則。”
海爾指的是,北京不想疏遠俄羅斯,同時又要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外交原則;他們還不想疏遠美國和歐洲,“他們真的無法做到這一切,因為他們允許發生在烏克蘭的事情是不符合他們不干涉和尊重各方安全利益的原則的。”
馬安洲認為,習近平處境尷尬的主要原因是他對普京這次軍事行動一定會成功的誤判。“他們認為無論普京在烏克蘭計劃怎麼做,最終要么迫使烏克蘭讓步,要么美國讓步,或者最終會是一個快速有效的行動,幾天后基本就結束了,然後每個人都會根據新的現實做出調整。我不確定他們預料到了這麼大規模的反應,我認為他們當然沒有預料到歐洲方面的團結程度和反應規模。而且我認為他們也認為不會因此受到指責。”
馬安洲表示,習近平的誤判會讓中國承受後果。不管怎樣,我認為中國在此之前充當俄羅斯入侵的印像不會消失。而且我認為這將是中國在經濟上,尤其是在與歐洲其他國家的關係中,以不同方式造成大量附帶損害的領域之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