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end/news/pic_file/32.jpg)
政治組
[綜合報導]
上週六(2/4)美軍擊落中國偵察氣球,美中關係的後續效應持續發酵。白宮國安會發言人柯比週一表示,目前並無計劃將回收的氣球殘骸交還中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被問及是否會要求美方歸還殘骸時,則回答:「我只能說那是中國的,不是美國的。」
美國航太防衛司令部(NORAD)暨北方司令部司令范赫克(Glen D. VanHerck)(2/6)指,有多艘軍方艦艇參與氣球殘骸的回收任務,目前已在約1500公尺見方的海域範圍內找到部份氣球殘骸。
路透社報導,白宮國安會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週一被問及是否會將氣球殘骸交還中國。他表示,目前並沒有相關計劃。
柯比也說,中國氣球飛越美國,無助改善已相當緊張的美中關係。中國宣稱氣球是用於氣象研究的民用無人飛艇,柯比對此也完全「不同意」。
中國外交部2/7日的例行記者會中,有外媒記者問及是否會要求美方歸還殘骸,發言人毛寧未直接回答,只表示:「我只能說那是中國的,不是美國的。」
2001年,美軍一架EP-3偵察機在南海上空的國際空域遭中國戰機撞擊,緊急迫降在海南島軍事基地。中國耗時數月檢視整架飛機後,才歸還美方。
白宮新聞秘書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週一則表示,美國將持續以「冷靜、堅決且務實」的態度應對中國,也會與中國保持溝通管道開放。
尚皮耶強調,美國擊落中國的偵察氣球前後,都與中國透過多個管道,在各種層級上直接溝通。
她表示:我們相信,中國不負責任的行為,美國人與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國是否要說到做到,做一個負責任的國家,取決於他們自己。」
尚皮耶又說,美中關係是否要在去年11月拜習會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也取決於中國「想清楚他們要什麼樣的關係」。
氣球事件導致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取消原訂2月5日至6日的北京之行,柯比表示美方將重新安排國務卿赴中訪問行程。這原本應是2018年以來美國國務卿首度訪問中國。不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週一表示,美中雙方尚未討論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