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組
台灣法務部24日主辦「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簽署6週年執行成果展」,馬英九總統應邀在開幕式致詞表示,兩岸自2009年簽署協議, 6年以來雙方主管機關相互提出請求協助案件達6.7萬件,完成5.5萬件,完成率高達81%。
馬英九指出,以前許多罪犯認為跑到中國大陸就可逍遙法外,自從兩岸簽署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以來,讓許多罪犯沒有遁逃空間,使得詐欺案件財損金額銳減,從2006年新台幣185.9億元減至2014年的30幾億元。
馬英九表示,和1995年相比較,台灣2014年人口增加200萬,但犯罪案減少三成,破案率上升二成二。
馬英九強調,目前還有一些知名經濟犯滯留中國大陸,尚未遣返回台灣,「這涉及到他們在大陸投資,大陸當局對這些每年繳很多稅的投資人比較猶豫,但我們還是希望能繼續努力。」
法務部長羅瑩雪指出,自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後,人民往來交流頻繁,衍生許多法律糾紛及跨境犯罪,但因缺乏司法互助,造成處理上的重重障礙,自從兩岸簽署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後,已共同偵破重大犯罪案141件,逮捕6288名嫌犯。
陸委會主委夏立言強調,兩岸民眾的安全福祉與合法權益,因兩岸司法互助的落實推動,得到了制度性保障。
同日,台灣媒體報導,大陸通緝犯來台觀光被捕,又一次寫下兩岸共同打擊犯罪的成功案例。
根據報導,一名經營房地產事業的中國大陸鄭姓富商,詐騙9500萬元人民幣之後逃亡美國,他日前結束台灣旅遊行程,凖備從台灣離境返美時,不知中國大陸已向台灣提出協助緝捕請求,鄭姓富商在管制區內遭到台灣移民署官員攔截留置,交由大陸公安人員押返大陸。
報導中指出,這名鄭姓富商通緝犯以為台灣與中國大陸關係緊張,兩岸應無共同打擊犯罪的司法合作協議,今年3月底帶著妻子與小孩從美國洛杉磯來台觀光,未料在出境前在海關遭到逮捕。
兩岸海基、海協兩會於2009年4月26日第三次兩岸高層會談簽署「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同年6月25日生效並實施,共同防制各類不法犯罪,確保兩岸民眾的權益,至今已經第6年。201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