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組
[綜合報導]
中國國台辦日前表示將研究商務部建議,終止ECFA對台關稅優惠。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上指出,一旦ECFA退場,對於台灣石化、紡織、機械產業將受影響,謝金河並點名7家台廠的股價,在ECFA大刀還沒揮下之前,今年業績和股價已呈現衰退,就是一種警訊。
謝金河說,台灣各界對ECFA存在與否?也有很多不同的意見,像台中市長盧秀燕為工具機產業請命,認為ECFA影響機械產業很大。工商恊進會理事長吳東亮認為衝擊沒有那麼大,一旦中止很可惜。陸委會主委邱太三則認為這是維繫兩岸情感的重要臍帶,如果剪斷,對兩岸交流恐有負面影響。國內各家投顧也發布報告,評估ECFA對台灣產業的影響。
從數據顯示,台灣的石化產業去年對中國的出口62.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31.85%,紡織業出口5.66億美元,年減17.6%,機械業在早收清單中的金額約96億美元,但是像亞德客九成生產線在中國,上銀的線性元件在2019年已經恢復課稅,影響也相對有限。今年石化業出口到中國,前4月16.4億美元,年減31.8%,紡織品出口僅剩1.41億美元,年減31.16%,可以看出ECFA的助力已大幅減退。
很大的原因是這十幾年來,產業結構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中國石化,紡織,工具機產業快速崛起,且產能,規模都很大,台廠為了生存,只好力圖轉型,或是把生產基地外移。最鮮明的例子是申洲國際囊括成衣訂單,台灣的儒鴻,聚陽努力提升品質及競爭力,如今走出一片天。反之,純粹躲在ECFA架構下的業者,競爭力一直下降!而今年中國經濟表現乏力,這些在ECFA大傘下的產業,在ECFA大刀沒有揮下之前,他們的業績早已急轉直下。
今年上半年,台塑四寶交出一張非常黯淡的成績單,台塑,南亞,台化,台塑石化上半年只賺95.83億元,對照2021年全年大賺2414.1億元,實在是天壤之別。台塑集團市場在中國,但中國本地的業者擴廠實力愈來愈強大,石化原料殺聲震天,台塑從121元殺到78.1元,有南亞科,南亞電路板的南亞,上半年EPS只有0.23元,台化過去三季,有兩季虧損,台塑石化上季虧損11.57億,這是台塑罕見的新局面。以前台灣前10大市值企業,台塑有3家,現在剩台塑石化,且排名從第四到第九。
工具機股王亞德客今年從1245元跌至868元,上銀也從272跌到187.5元,紡織的遠東新世紀從33.75跌到28.2元⋯⋯這個現象,除了反映中國市埸的不給力,也提醒大家,只有強化核心技術與競爭力,才是企業永續經營發展之道。
另一個是,ECFA的存在,像金門與馬祖一般,都是連結兩岸的臍帶,一旦割斷,對雙方的感情都是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