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企助華為建廠 經濟部回應無涉關鍵技術
財經組
[綜合報導]
中國華為在美國層層芯片制裁令下,9月仍發表新手機,彭博社本週發布調查報導,指4家台灣企業疑似協助中國科技巨頭華為的相關企業,在深圳打造晶圓廠,引發外界高度關注。台灣經濟部認為,四家台企沒有違反禁令,但將調查四家公司與華為的關係,
被點名的4家台企分別為:崇越科技、亞翔工程、漢唐整合以及矽科宏晟,被質疑有嫌疑因此逃避美國出口禁令。 由於這4家公司中有3家在台股上市,1家在台股上櫃市場(OTC)交易,市場憂心這4家公司可能被美國政府列入黑名單當中,不利海外業務拓展。 但台灣官員表示,這些公司並沒有涉及科技管制計畫。
台灣經濟部長王美花10月4日表示,「這一些的廠商我們初步的了解,目前他們都是做建廠工程,比較低階的這種廢水、或者環保的工程等等,跟 我們界定的關鍵技術是不太一樣。台灣國安局長蔡明彥4日也說,四家公司從事的是涉及到科技廠商的廠房興建,特別是涉及到無塵室環保、以及機電工程,所以沒有涉及到科技出口管制的項目。 」不過,台灣經濟部先前也表示將調查這4間公司與華為的關係,以了解他們的動態,並提醒企業留意美國的出口管制措施。
綜合媒體報導,這4家台廠中,漢唐是全球晶圓製造龍頭台積電的重要協力廠,也協助台積電興建美國廠。 漢唐回應稱,沒有違反美國的出口管制規定。亞翔則長期和台灣另外一家晶圓製造商聯電合作,負責承接廠務工程。 亞翔回應,該集團在中國上市的子公司,僅從事建築內裝、機電配管的基礎工作,並未涉及高端科技限制性材料、管制產品,或半導體生產設備領域。
崇越為設備材料通路商,對媒體澄清只有協助進行環保工程。矽科宏晟的主要業務為廠務供應系統整合,該公司表示,僅提供2家中國企業的廠務端化學品供應系統工程,並未提供半導體製程設備。
彭博社報導指出,矽科宏晟獲得2家中國公司的供應合約,分別是深圳市鵬新旭技術,以及去年12月被美國列入實體名單的鵬芯微積體電路製造公司。 而這2家中國公司都是華為半導體供應鏈的合作夥伴。 《彭博社》報導,在詢問後,矽科宏晟科技已從網站上刪除了這項消息。
雖然台灣官方及4家公司都表示,與中國的合作並未違反禁令,但有專家仍擔憂,類似事件可能會對台灣的科技產業造成壓力。 台灣企業未來恐需在中國市場與美國市場當中“選邊站”,而無法兼顧兩國市場。一名不願具名台灣專家認為,美國「隔山震虎」的企圖明顯,主要是示警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二手設備業者,勿有繞道挑戰美國禁令的想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