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end/news/pic_file/20240304171500-22.png)
圖/在中國對金門島發動致命攻擊65週年的紀念儀式上,台灣士兵向陣亡者致敬。(VOA)
政治組
[綜合報導]
台灣海峽危機現在是國際地緣政治的熱點。上個月,彭博社一篇經濟研究估計,台海若爆發戰爭,全球將付出約10兆美元代價,高於烏克蘭戰爭和新冠疫情造成的損失。其實台海戰爭的最大代價將是人口損失。
如果台海發生戰爭,將有數百萬人口逃離台灣,而中國種種鼓勵生育的努力都無法抵消台海戰爭導致的生育率下降。如果中國有幸能將生育率穩定在0.7,那麼2050年總人口將降至10.1億。
2022年台灣的生育率只有0.87。台灣發展委員會預測,如果生育率穩定在0.9,那麼總人口將從2023年的2327萬減少到2070年1502萬,同期65歲及以上老人佔比將從18%增加到47%,中位年齡將從44歲提升到63歲,經濟活力和地緣政治地位都將快速下降。
如果台海發生戰爭,將有數百萬人口逃離台灣。如果中國未能奪取台灣,那麼兩岸將陷入長期的軍事對峙,台灣將疲於備戰,重要產業鍊和外資將撤離,經濟衰退,生育率雪崩。倘若中國拿下台灣,那麼台灣的經濟將與東北部一樣死氣沉沉,政治和人口前景將比香港還要黯淡。
中國當局可能得意於挫敗2019年香港「反送中」抗議,並於2020年實施國安法。其實代價是巨大的:削弱了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摧毀了中國和西方之間的橋樑,尤其是損失大量人口。2022年中20-39歲青壯年比2020年同期減少18萬,而2023年只增加3千多人。政治高壓和新冠疫情共同導致2019-2022年的經濟負增長,民不聊“生”,出生數從2019年的5.3萬銳減到2022年的3.3萬,生育率從1.06降至0.70。
中國大陸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的生育率只有1.0(多省低於0.7),也將持續下降,經濟也將持續下行。不管台海戰爭勝敗如何,中國必將遭到西方的制裁,地緣政治環境將惡化,出口減少,失業率攀升,生育率暴跌。中國種種鼓勵生育的努力都無法抵消台海戰爭導致的生育率下降。
台海兩岸的人口都負成長,共同的最大危機是低生育率和老化危機,已經喪失了長期對抗的人口和經濟基礎。時間既不在中國大陸或台灣一邊,也不在美國的一邊。三方需要拿出足夠的智慧和勇氣,實現兩岸永久的和平,確保台灣現行製度有保障地長期不變,中國協助美國維護國際秩序。
*本文轉載自美國之音。編按:作者易富賢為美國之音撰寫的評論文章。
易富賢為美國之音特約評論員,人口問題學者,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高級研究員。2007年出版《大國空巢:走入歧途的中國計劃生育》,探討中國人口政策對中國社會的衝擊與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