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組
[綜合報導]
世界衞生組織(WHO)執委會2月3日起在瑞士日內瓦開會,將討論預算問題。川普以美國需要承擔「不公平的繁重費用」而退出世衛。
在2024-2025財政年度,美國是世衛組織最大的捐助國,估計將投入9.88億美元,約佔世衛組織69億美元預算的14%。
美聯社報導,在上周一次閉門會議上,聯合國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警告,退出世衛組織後,美國將錯過有關全球疾病爆發的重要訊息。但就如何應對最大出資國美國的退出,各成員國也一籌莫展。
上周三,在另一場關於美國退出WHO影響的非正式會議上,世衛組織財務主任喬治‧基裡亞庫 表示,按照目前的支出速度,到2026年上半年,世衛組織「在現金流方面將陷入捉襟見肘的境地」。他補充說,美國尚未結清拖欠世衛組織的2024年會費,導致該機構陷入財政赤字。
川普签署相關的總統行政令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官員被指示立即停止與世衛組織的合作。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上周的預算會議上告訴與會者,該機構仍在向美國科學家提供一些數據。「因為他們需要這些訊息,」他還敦促成員國保持與美國官員的聯繫,「推動他們重新考慮」。
譚德塞反駁了川普在1月20日簽署的行政命令中提出的退出世衛組織的三個理由:即世衛組織對始於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處理不當;未能進行必要的改革;而且美國需要承擔「不公平的繁重費用」。譚德塞表示,世衛組織於2020年1月向世界發出了有關新冠病毒潛在危險的警告,並自那時起進行了數十項改革,包括努力擴大出資捐助方的範圍。
據世界衞生組織官網訊息,世衛組織主要有兩個資金來源:會員國繳納會費和會員國及其他夥伴自願捐款。會費依據成員國的經濟實力和人口比例計算,在世衛總預算中所佔的比例不到20%。其中美國承擔了約18%的全球會費預算,在所有成員國中比例最高,近年來年均約為1.15億美元。中國位列第二,繳納的比例達到15%。
在自願捐助方面,世衛組織捐款方訊息顯示,2020/2021年度最大的捐款方是德國(12.68億美元),其次是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7.51億美元),美國政府排在第三(6.93億美元),英國(4.87億美元)第四,歐盟(4.66億美元)第五,中國排在11位(1.68億美元)。
譚德塞還表示,他認為美國退出「不是因為錢」,而是因為對未能獲知疫情細節和未來將面臨其他關鍵衞生訊息「缺失」的不滿。「讓美國回歸非常重要,」他告訴與會者,「在這方面,我認為你們所有人都可以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