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的發展與對醫療創新的衝擊 陳良基中國醫藥大學專題演講
【記者張玉泰/台中報導】
「AI是開啟台灣下一波產業革命的關鍵,同時延續我們在IT製造方面長期累積的優勢;我們將會廣納學術界、產業界和各界青年才俊投入到我們的AI計畫中,打造出基於AI創新的產業生態系。」…科技部部長陳良基說。
順應時勢發展,前瞻遠見的陳良基部長於2017.03.15.宣布,將在台灣打造「華山論劍式的頂尖對決環境」,以人工智慧(AI)為主題,成立「卓越研究中心」,並投入50億元建置3至4個跨領域型態的大型人工智慧高速運算研究基地,和國際各界競技,透過激盪來引導國內產業升級。
當年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表示:「台灣一直是PC革命的震央,未來也將在AI所驅動的產業革命中繼續扮演核心要角。我們很高興能與科技部密切合作,確保台灣在人工智慧科技浪潮下充分展現實力。」
近年全球AI人工智慧市場爆發力令人咋舌;AI市場規模2023年1966億美元,NVIDIA 24Q3營收350億美元,YOY(年增率) 94%毛利率75%,2024-2030年全球市場複合年增長率估計36.6%。七年前的準備,如今一一實現!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1月22日舉辦《領域專家演講系列》,蔡長海董事長邀請國立台灣大學名譽教授、IEEE Fellow(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前科技部部長陳良基以「AI的發展與對醫療創新的衝擊」為題發表演講,由院長室黃冠棠顧問主持,洪明奇校長、林正介副校長、王陸海副校長、薛博仁副校長、陳悅生主秘、楊良友國際長、校院務發展委員會鄭隆賓執行長、附設醫沈戊忠講座教授是院陳韋成主秘、人工智慧中心張詩聖主任、沈戊忠講座教授等校院主管全程參與,並透過視訊方式鼓勵校院醫護同仁師生踴躍聆聽,會後開放提問會場氣氛熱絡,讓在場教師和醫護同仁獲益良多。
教育部終身國家講座陳良基教授指出,AI的優勢一個字「快」,快速實驗Fast experiment、快速原型製作Fast prototyping、快速體驗Fast Experience、快速週轉時間Fast turnaround time
;AI正在改變人類和所有的企業生產效能提升,諸如辦公、金融、行政、交通、學習、生產、製造、商服、設計、研發、醫療等。
AI的核心能力是甚麼?陳良基講座教授引述,John Hopfield(約翰·霍普菲爾德):創造了一個可以儲存和重建資訊的結構(1982)。 Geoffrey Hinton(傑弗里·欣頓):發明了一種可以獨立發現資料特性的方法(2012)。David Baker(大衛·貝克):「因計算蛋白質設計」(2003)。Demis Hassabis and John Jumper(德米斯·哈薩比斯與約翰·朱珀):「因蛋白質結構預測」(2020)。
AI運算架構的創新來自於,一個具有四個節點的Hopfield net(霍普菲爾德網絡) 1980以及Alexnet的架構。AI能力來自何處?訓練就是一種測驗(評估),得出行為模式;大型語言模式LLM:使用超過千億個參數,將人類所常用的各種語言對話,訓練成不同的權重 過程中,需要訓練員的參與,以及多次運算的測驗,得出AI基本行為模式。
AI可能形成的產業供應鏈包括,基礎建設與硬體(AI晶片+封裝),運算與雲端(強大且滿足訓練算力的NPU),開放模式服務(開放、可信賴、又容易調教的模式),應用服務(必要的產品技術與市場開發資源)。顯而易見,AI能力逐漸走向結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