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園博物館
*前言
中國歷史悠久淵源流長,長年來炎黃子孫之說有四千多年,一般學校課程也記載如此。而隨著國內外考古專家學者的陸續發現,年代已經往前推,尤其紅山文化層的出現又再把中華民族文化層更往前推,証明是有六、七千年之久,重寫中國重要歷史!
吾人對玉亦有獨鍾,為何?玉質之美、溫潤,傾心,又象徵德行,尤其琢雕造型之精巧美妙,實與有感神交魂牽,貼身之情,在諸玉器中收藏仍以和闐、岫岩居多。
紅山文化玉器、良渚文化、龍山文化玉器更是鍾情者幾至瘋狂追求,只要能增擁一件,喜悅耀煥、常硏究至廢寢忘食,心情激盪程度往往超越一月之長,方入陳列或束之高閣,吾之痴迷程度而自詡「玉痴居士」、「德化居士」。
之愛紅山玉器因它有一股豪獷又神秘的原始風貌,器物展現史前歲月痕跡,隱隱呈現古樸歲月之悠美,令人驚嘆其數千年前,先民已有如此驚人精雕極致創意、創藝之窮美,另一係紅山玉器具神秘紋飾古拙意象,正是我所格愛之處!
紅山文化於1908年由日本考古學者鳥居龍騰在內蒙赤峰所發現,他極驚嘆日照下有如此美麗的紅色土地,經研判把中國文化由四、五千年提升到六、七年之上。凖此,把國人長期認定炎黃之文化層域再提升一、二千多年,重寫中國更悠長重要歷史!
忝為地球村的中國同胞不必因日人鳥居龍騰首先發現而汗顏,有些專家學者還刻意隐藏這段史實,事實上,紅山文化也是地球村的範疇,就如義大利探險家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美國、加拿加、墨西哥等諸國亦不感覺為恥,實際上都是地球村為我們人類共有土地,只不過居住地區不同而已,以致聯合國更制定各國申遺來激勵和保護!
對於紅山文化的年代,吾人曾在遼寧朝陽一次論壇中,單就有関文物考古意見提出看法,說明此期間的出土文物十分精美,意即之前仍有當年雛藝形象作品之演進而來,紅山文化可能高達8千年。
2019年8月23日上午吾應邀率臺灣學者洪儒瑤教授、葉若蘭教授等六人到遼寧參訪,此間至朝陽市博物館會晤張曉雷館長,彼此歡愉共同針對館內展出二個C字龍年代之比較問題探硏,我加予解析意見參考!
吾人強調以現在發現的C字龍、玉豬龍、鉤形器、勾雲形器、太陽神器及三聯璧等器物的精緻,在此之前必有一般雛形期,進而再演化推進到出土之如此精美的造型器物。故,有推論紅山文化極有可能達到七、八千左右之高古遠期。
紅山文化出玉器數量確實不比良渚文化多,玉器多屬岫岩系,其中包括「雙龍首玉璜」等,另迄今未解其功能之「馬蹄型玉箍」,玉質多數草綠色,含黑色包容物等以觀,屬於角閃石,即一般考古所謂的「軟玉」。另按科學鑑定儀器碳14測試約在西元前四千年左右。
紅山文化區域分布很廣,範圍遍及遼寧、吉林、黑龍江、熱河東北部,河北部及蒙古東部等廣大範圍。論及其他區域所知範圍西北遠達烏而吉木倫河。
既有這樣寛廣的紅山文化區域,研究學者宜深入探討解析當年先民生活用品背景,利用遺物考証相關的器物功能,諸如前述現今功能未祥「馬蹄筒篐」,若能解出則有助於當時其先民生活文化意涵和精神等背景的細節作用及功能性,亦算一大突破!
之外,所發現的紅山玉器不䀆是岫岩玉,還有其他的異種,我們可見証紅山先民當年就有與外界相互交流往來活動。據故宮文獻記載,院藏一圓型璧其色極為美麗,邊緣呈深赭色,向內有淺赭黃色和灰、黑等之多層色澤變化,兩面相同則為玉的本色而非入沁所致,卻與紅山文化慣常之黃綠色王料大不同,易言之,紅山文化玉器並非全部用當地岫岩玉石來琢磨,尚有採用他域異種玉石,應該有與遊牧者或遷移住居交流的活動層面。
良渚文化期雖比紅山文化稍晚,但臺灣民眾而言,近三四十年來大家對良渚文化已較早了解,相對硏究或收藏相關的玉器多。對紅山文化則較陌生,今由於全球資訊科技化傳播,紅山文化漸受到重視,討論其文化內容和視機珍藏玉器者也逐漸多,但可惜是在市場上尚流通不多,蒐藏亦不易!
「舉世聞名「神徽圖騰」係良渚文化最具精華代表性的瑰寶,其琢雕凹凸有致線條,堪稱工藝之精美絕倫,怎能令人相信遠於四千年間治玉師在有限能力又粗糙原始工具中竟能琢出如此精彩玉器中的絕品,無不感嘆手工藝技術之高超。
介於良渚文化和紅山文化中間的龍山文化位於山東省區域,藴育工藝水準高,其器體比較薄,琢磨光滑鑽孔圓正,刀刃鋒利,對後來工藝影響很大。
龍山文化的玉璋、玉鉞、玉圭、王斧等多呈現多孔刀法,其造型也是以工具或兵器居多,用石材亦有明顯差別,玉璋、玉鉞、玉圭、甚至玉刀多採用黑玉來製作,其他玉器則棌以青玉、青白玉或綠玉為多,鮮少用黑玉為之。
由此,可了解龍山時期反映出先民多重視黑色玉、偏喜黑玉,認為黑色容易達到與神靈溝通的觀念,後世亦引用以黑「玄」色為北方之代表色!
再者,良渚文化發源於淅江太湖流域的新時器時代,因地方較富裕,治玉多元化,分別有琮、龯、冠形器、三叉形器、半圆形飾、獸首三孔器、管珠、玉梳、馬、羊豬、魚、蛙、蟬等,這些玉器過去都為統治部落者所擁有,死後則用陪葬墓中。
論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龍山文化玉器相比,玉材、雕刻、紋飾、造型也互異可謂涇渭分明,証明了高古玉器文化確有南北差異!
值得一提是,近年在山西省南部襄汾縣陶寺遺址,經發現的玉鉞製作也極為精良。另有二件分別用朱砂寫的「文」、「堯」字,據考證探索很可能是中國發現最古老文字。其年代距今四千三百年至三千九百年之長,也可以説係是中國高文明之起源。
吾人曾率員參加假葫蘆島市舉行紅山文化研究學會成立籌備大會,復在理事長陳云立、秘書長賈廣義等陪同赴遼寧朝陽建昌縣紅山文化遺址考察時,有趣是當大家都驚嘆其遺址、墳塚。談話中曾有成員突然提出紅山文化墓塚群,後代子孫有來掃墓?我即時回答,此域年代已有五、六千年之久遠,當年子孫或綿延無計數代或遷移,至今後代子孫不詳,恐無法愼終追遠了,況且墳塚未立碑,迄今計算起來恐都已相隔近百代,如今我們只能追思這些先民,算是我們中華民族之共有祖先了!有關這段問題卻也反映中華民族慎終追遠之孝道,更是孝思美德!
玉由遠古時代受到先民重視至今不衰,但真正懂得古玉者不多,一般人常常買到仿古或劣品。就以紅山玉器而言,假紅山文化玉器現今已經充斥市場,與真正出土數量恐怕有千、萬倍之鉅,可見仿造之猖獗,非真正紅山文化硏究者或鑑定高手,萬勿見獵心喜價購到高價的贗品,所謂「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若用隨意用高價收購恐就損失慘重了,悔恨不已!
再者令人感動的是「紅山女神」作者張杰身患重疾,克服萬般困境,以千斤萬擔的毅力用流暢筆意創作這本曠世經典史前章回小說巨作,對未來紅山文化未來申遺鋪陳亦具有補佐作用!
縱觀紅山文化特色,玉器C字龍、玉豬龍、太陽神、三孔玉飾等多屬於禮器類,有雄渾凝鍊的鮮明特色,並大量出現以動物型態如龍、豬魚、龜、鶚等動物玉器。另太陽神可以了解先民尊崇天地精神;以及一般生活相關用品。
*結語
在此必須說明一下,有関遠古時代的器物幾乎都是考古人員挖掘出土而重見天日,亦或遭盜墓賊偷挖出來,可明確的説絕不能有外界傳説的「傳世品」。其皆已入土埋藏數千年,悉數為高古珍貴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