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組
[記者陳虹蘊/苗栗報導]
5/12日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於臺灣客家文化館舉辦「苗栗香格里拉客家文物捐贈感謝儀式暨館慶做生日(zo sangˊ ngidˋ)」,歡慶臺灣客家文化館成立13週年。活動以「紅粄集福」為主題,象徵客家人團圓與共享的文化精神。除了在地後生—建國國小合唱團以世界冠軍之姿獻唱祝賀外,多個單位更帶來別具心意的「生日禮物」,包含苗栗香格里拉客家文物捐贈、農業部苗栗區農業改良場捐贈臺灣原生植物愛玉苗及臺鐵公司聯名客家便當,歡喜慶週年。
活動由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范佐銘、苗栗縣長鍾東錦、勤美集團總經理麥聖偉、副總經理何承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許嘉祥、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副執行長湯珠正、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處長古時彥、聯合大學學務長林本炫、主任俞龍通、全日本崇正會聯合總會會長周子秋、苗栗人文生態休閒聯盟各單位代表及苗栗各級學校校長與苗栗地方代表共同出席為臺灣客家文化館獻上祝福。
今年最令人矚目的生日大禮是勤美集團無償捐贈香格里拉樂園所珍藏之400餘件客庄文物,成為首例由民間企業大批捐贈之文化資產。為活化推廣本批民國78年(1989年)香格里拉樂園委託收藏家-陳達明老師至客庄地區徵集之文物,並承蒙勤美集團設計部的協助,一起合作完成這檔捐贈特展《我們都在這場文化接力裡》,希望透過這檔展示,呈現這批文物從36年前在香格里拉樂園的風光,到今日進到客家博物館的華麗轉身歷程,也讓民眾多認識客庄常民生活故事,欣賞客家之美,館內同步展出象徵吉祥的「玉石蟠桃樹」,更巧妙呼應客家八音曲目〈蟠桃會〉,讓文物展出不僅止於靜態展示,更具文化層次與藝術連結。
第二份充滿創意與味覺的生日祝福,來自本中心與臺鐵公司的首次異業合作。雙方共同推出限量聯名「幸福食客便當」(hen fugˋ siid hagˋ fan deuˊ),便當主菜嚴選國產五花肉製作鹹豬肉炒蒜苗,搭配香酥紅槽肉,配菜則包括客家小炒、鳳梨炒木耳、鹹蛋苦瓜、樹子炒水蓮等經典客家菜餚。每一道菜皆來自記憶中的客庄滋味,也是一場文化的味蕾之旅,讓臺灣客家文化館館慶更增添了溫度與香氣。此款便當為響應館慶及國際博物館日於5月12日至19日期間限定販售,每日限量100個,售價150元,於臺鐵臺中站、彰化站、新竹站及高鐵新烏日站便當店販售。隨著列車緩緩進站,旅人可邊享美食邊感受客家文化,讓文化「放入心裡」,走入大眾日常。
第三份別具生態意涵的生日禮是來自於農業部苗栗區農業改良場捐贈臺灣原生植物愛玉苗並攜手栽種於臺灣客家文化館內,作為文化與生態融合的象徵。未來本中心也會將此次種植之愛玉規劃至環境教育課程資源的一部分,不僅讓遊客了解植物生態,更結合客家人以自然共生為本的生活哲學,推動寓教於樂的體驗學習空間,也呼應了SDG15保育陸域生態,促進陸地生態系統的永續利用,維護生物多樣性之永續發展理念。
今年儀式以「紅粄集福」為主題,由榮獲世界合唱冠軍的苗栗縣建國國小合唱團揭開序幕,後生子弟用歌聲祝賀生日快樂,現場播放來自各界的祝福影片,並回顧臺灣客家文化館13年來推廣客家文化、創新經營的成果。而後一同欣賞文物搬遷紀錄片,深入了解這批文物自1989年香格里拉樂園開園時,由收藏家陳達明老師所徵集、保存至今的珍貴歷程,並頒發感謝狀予勤美集團副總經理何承育,表達由衷謝意,最後,與會貴賓共同進行象徵團圓與祝福的「紅粄集福」儀式。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范佐銘表示:「今天是臺灣客家文化館13歲生日,今天有三件事要慶祝,第一件就是與勤美集團合作的特展,如同勤美集團所言,從這些文物中都是能反映出客家常民生活的物件,從物件可以讓大家了解到客庄平時生活的樣貌,臺灣是多元文化社會,到臺灣客家文館就能見客家先民的日常,感謝勤美集團的文化接力捐贈400多件文物給客委會。第二件是感謝農業部苗栗區農業改良場捐贈原生種的愛玉樹苗,客家族群對環境教育非常重視,近幾年客發中心也在環境教育領域屢獲佳績,也歡迎小朋友們之後來臺灣客家文化館一同見證原生種愛玉的生長歷程,一同珍愛大家共同的土地。第三是要感謝臺鐵公司合作推出客式便當,推展在地美食。」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非常感謝大家長時間對臺灣客家文化館的支持指導,10餘年來在客家文物、文化資產典藏、研究、展示推廣方面均有進步及成效!未來我們將持續與海外相關博物館加深交流並和國內館所及在地機關團體密切合作,讓大家的力量一起在客發中心的場域繼續發揮,接下來南北園區在518國際博物館日將呈現生趣的博物館日體驗活動,歡迎大家共下來客庄行尞。」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將於5月18日「小小客語薪傳師」及「恁慶館友挑戰賽」活動,更多精彩的活動內容,詳細資訊可上客委會客家發展中心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