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組
台聯29日舉行募款餐會,前總統李登輝出席並發表談話表示,台聯這幾年的打拚,大家都看得到,沒辜負大家的支持。他說,2000年台灣民主化後第一次政黨輪替,民進黨取得政權,面對國民黨長期的執政,在政府裡根深蒂固,國會立法院也還是佔優勢。因此,為了幫助民進黨執政,為了台灣要順利走上正常的民主,登輝就邀集不是民進黨、但是認同本土的一群人,出來成立台灣團結聯盟。這股力量不是民進黨,但是支持台灣、支持本土,集結這群人來支持民進黨政府,這樣民進黨的施政才會順利,本土政權才能安穩。
他說,成立台聯的決定,不只是台灣本土派的大團結,也是非國民黨的力量跨過半數的重要關鍵。因為有台聯出來號召非民進黨的本土力量,加上本土派全力團結,鼓吹台灣國家認同、喚醒台灣主體意識,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2000年得票率39.3%的陳水扁、呂秀蓮,在2004年的選舉以50.11%險勝國民黨連戰宋楚瑜的49.89%。2004年的總統選舉是台灣的轉捩點,從此,台灣人民的主體意識抬頭,而且迅速上升。
自從1996年台灣第一次民選總統至今,將近20年。經過民主化的洗禮,現在的情勢更加清楚,認同台灣國家、支持以台灣為主體的台灣人民已經成為主流。根據民調,六成民眾認為自己是台灣人,只有3.5%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三成左右認為「都是」。另外,只有17%民眾贊成「終極統一」,67.7%反對。可以說有穩定六成到七成的台灣人有明確的台灣國家認同。不認同台灣為主體的政黨,已經不可能取得台灣政權,國民黨應該認清這個現實。相對的,六成以上認同台灣主體的人民,不可能只支持一個政黨,這是民主國家的常識,也是常態。所以,登輝很早以前就提出「本土兩政黨」的概念。「本土兩政黨」的理念就是把不認同台灣的政黨邊緣化,未來無論是在朝、或是在野,都是認同台灣為主體的政黨。
各位看得到,台聯在國會雖然只有三席,但是扮演的角色,就是其他政黨無法扮演的。從反對服貿協議、反對兩岸互設辦事處、反對貨貿協議等等,台聯不只在立法院發揮關鍵的角色,更在基層紮根。2013年6月21日服貿協議一簽訂,台聯就發動到全台灣各地方去宣講,到太陽花學運時,已經在地方辦600多場宣講。可以說,太陽花學運一發生就很快得到全台灣人民的支持,台聯在地方基層的宣傳,有相當的貢獻。
但是,台灣現在的選制是非常不公平,對小黨也非常不利。所以推動憲政改革刻不容緩,打破現在票票不等值的單一選區兩票制,將政黨票的分配方式改變,這是非常必要的。在沒有改變選制之前,如何善用第二張票,就是政黨票,來幫助台灣本土的小黨,是非常重要的。每一個人都有第二張票,這張政黨票就是要用來幫助小政黨,親像台聯這款,在立法院做大黨無法做的事,扮演大黨無法扮演的角色。如果六、七成認同台灣主體的選民,都好好運用第二張票,就是政黨票,台灣的政治一定可以改變。
最後,李登輝表示,這次的選舉無論是總統還是國會,都對台灣未來有重大的影響,咱大家共同來打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