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組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各地年貨大街,「金針」成為年貨中的寵兒,但現今橫行於南北貨市場內的金針,品質參差不齊,常因過量的二氧化硫或是大陸走私製品的汙名化,導致消費者對金針望之卻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花蓮縣政府為確保消費者,特別在Sogo百貨天母店舉辦記者會,現場由聖誕美眉帶領民眾辨識「安全金針」、品嚐美味金針料理、進行親子DIY體驗,傳遞正確的安全金針選購方式。
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東區分署副分署長陳吉村呼籲民眾,目前臺灣金針除了有「臺灣金針標章」驗證外,還可從包裝上的QR Code追蹤金針來源,以確保國人食用金針的安全性。
他說,金針整株可食用,由於金針鮮蕾不易保存,因此部分業者以二氧化硫加工方式製成乾製品,供應足夠的食用量與便利性,但民眾如果食用含有超量亞硫酸鹽的食物,因無法將亞硫酸鹽氧化成硫酸鹽排出體外,可能產生不同程度的過敏反應,現今橫行於南北貨市場內的金針,品質參差不齊,同時,常因過量的二氧化硫或是大陸走私製品的汙名化,導致民眾望之卻步。
民眾面對各種通路不明的金針,經常有眼花撩亂的困擾。因此,自民國93年起,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輔導「台灣金針協會」辦理金針驗證,並由國立宜蘭大學檢測,合力完成「台灣金針標章」的驗證。通常二氧化硫殘留量較高時,產品的色澤較為鮮豔,除了色澤之外,嗅聞起來不要有酸敗或藥水味、手觸不要有吸濕回潮現象,請認明在包裝袋上有著綠底黃金針,以橘線勾勒人臉「台灣金針」標章的花蓮金針,以保障自身飲食健康權益!
花蓮縣政府推動的有機無毒農業已行之有年,在金針的種植上,除了安全金針外,花蓮縣也大力推動直接烘乾方式,不含二氧化硫的安全無硫金針,更成功種植同時獲得台灣及歐盟認證的有機金針,都是消費者最佳的選擇。
國內金針耕作面積640公頃,主要集中在花蓮縣富里鄉六十石山及玉里赤科山。每年產量344公噸。
![](/kindeditor-4.1.3/php/../wss_editor_upload/image/20151215/IMG_6379.JPG)
201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