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台北德國代表處8/23日記者會,發布「德國在台企業信心調查結果」,新任駐德代表謝志偉(左一)出席。(記者廖英明攝影)
財經組
根據德國經濟辦事處在2016年6月14日至7月20日期間,針對300家德國在台企業進行商業信心調查結果,大多數的德商預期台灣經濟會維持現狀,而有14%的德商相信台灣經濟將會成長提升改善。另外有25%的德商持正面看法,預測他們所屬的產業在2016年將會有所改善。然而,有三分之一的企業指出,台灣的經濟和所屬的產業不斷的惡化。
43%的德商在2015年達成或甚至超過他們的業績目標,而38%的企業預期他們在今年會持平。大多數的德商預測營業額、營收、招募和投資成長將維持現狀。近三分之一的德商(32%)預測營業額將增加,而24%的德商預期營收將增加。大多數的德商預測投資及招募將會維持不變(分別為51%和61%)。
對於15%的德商,台灣為其母企業的營業額及營收的前三大市場之一。將近半數的德商視台灣為主要的收益市場,幾乎增長了7個百分點。這也符合實際情況,只有21%的德商分別將歐洲與中國視為最重要的收益市場。在台德商營運主力在台灣市場,其次才為國外市場。
德國在台企業認為台灣企業主要競爭對手為中國,61%的德商認為來自中國的競爭持續提升。
在評估台灣的企業友好性上,德商有相當高的滿意度。將近三分之二的德商認為地方政府對他們非常友好或對他們的業務友好。
經濟形勢被認為對投資環境是有正面影響的(28%),其次是市場條件(27%)。
15%的德商將在未來兩年投資拓展新的區域,而19%的德商還在考慮投資。德商偏好於台北(40%)、高雄(20%)及台中(16%)做為新的投資地。多數的公司認為,拓展新的投資地是為了更貼近重要客戶(63%)或招聘更好的員工(40%)。
然而,56%的企業連續三年招募合格的工作人員仍然是最重要的商業挑戰,但與去年同期相比明顯有改善趨勢。德商表示,企業策略短缺也是主要挑戰。
而74%的德商在招募需具八年以上工作經驗的管理階層和19%招募基層員工有雇用困難。
網路上求職網站以及人力資源供應商包括獵人頭公司是最常用來尋找和招募員工的管道。招商展覽會和社群媒體如LinkedIn大約由一半的企業所使用。
![](/kindeditor-4.1.3/php/../wss_editor_upload/image/20160824/20160824041823-4.jpg)
新任駐德代表謝志偉出席記者會。(記者廖英明攝影)
向台灣政府建言:
德國在台企業強調企業策略的重要性,並建議及邀請企業代表找尋企業策略的流程。除此之外,建議通過統一標準,以促進貿易程序、加強商業環境與商業提升國際化(例如提供英語的商業環境)。
向德國政府建言:
德國在台企業強調統一標準和通過雙邊協議的重要性。更建議,加強政府間在工業4.0和不同能源領域間的合作。
向雙方政府建言:
德國在台企業向雙方政府建言,在研究、教育和能源相關領域加強合作。
台德商業貿易關係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之數據,2015年台德之間的貿易總額達156億元歐元,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德國出口至台灣達74億歐元,成長將近8%,台灣成為德國在亞洲的第五大貿易夥伴。而德國也是台灣在歐洲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在2015年台灣出口至德國的貿易量成長15%,總額為8.2億元歐元。
現今,數以百計的德國企業成功在台灣發展,許多台灣企業亦成功於德國投資。成果累積豐碩,未來尚有無限的合作潛力。
關於<德國經濟辦事處>
德國經濟辦事處為德國工商總會之駐台代表處,其成立於1981年,宗旨為推動台德之間的商務發展及促進雙邊貿易。德經處致力於提供顧客客製化的服務,使其能充分利用台德雙方的優勢。 為在台之國際商務人士提供絕佳商務交流平台,並透過舉辦社交活動匯聚德國、台灣及其他國家的商務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