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銅器時代是指青銅器在考古紀錄中有顯著的重要性時間而言,而青銅時代名稱係指公元前二千到五百年這段時間。夏王朝出土文物除陶器之外,最引人注意是青銅器分別有生產器具如刀、錐、鑽、魚鉤、兵器、鏃、戈龯、酒器、爵等等,一般造型輕巧、鑄造工藝技術相當美,而青銅器係隨著新石器時代文化藝術成就一樣,它則集中體現了商、周社會文化藝術的發展水準。
青銅器是中國歷史上科技遺產
青銅器是紅銅與錫、鉛等其他化學元素合金,商周時代中國青銅製作工藝達到空前大發展並創造出燦爛光輝的青銅時代。根據目前的考古資料,青銅器最早出現在二里頭第三層文化層中。碳十四樹輪校以年代約當公元1500~1300年之間,約當晚夏或早商。
以商王朝為中心所展出來的青銅器,包括二里頭、二里岡及殷墟青銅器燦爛輝煌,其各階段各有創新,也有相互承襲的連續性。
中國青銅時代由於特殊的禮制與社會的需要,創造出無數精美的青銅器,各種不同造型奇特而神秘的紋飾,是中國藝術史上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另從社會的意義來理解中國青銅器的關鍵是夏、商、周三代的權力機構,它是中華民族值得珍惜和自豪的文化藝術遺產,也是世界上其他國家和民族少出現的。
在中國的大疆域中,陜西因為沃土曾哺育了一代周王朝都而彪炳史冊,更是因為這裡出土青銅器極為豐富而素有「青銅之鄉」的美譽,自漢以降,見於著錄的青銅即已不在少數,1949年以來,該地經科學發堀的青銅器為數更多,其出土分佈地點約五十縣,達二百多處,已出土各類青銅器三千多件,其中鑄銘者佔中國總數的百分之四十以上,係為考古青銅器之重鎮。
到底中國青銅器有什麼特點可以使它作為一個劃時代的象徵?基本上,青銅時代是考古學範疇的名稱,指以青銅作為鑄造工具、武器和用具的重要原料,這是人類物質文化發展的科技和文創重要階段。
青銅器為國家重要戎事
史籍中若干夏代鑄銅和「以銅為兵」的記載,商周兩代的兵器工業至為發達,軍隊需要大量的兵器裝備,戎事是國家的首要大事,青銅器生產非常重要,每一類兵器有它的發展、改進和變化過程,兵器方面的青銅合金配比及鑄造工藝是冶金史上重要的研究對象。
除了武器外,中國青銅器時代有極其重要特點,大量生產工具、禮器,其中禮器種類更多,為各級貴族的宗廟和官室中不可缺乏的權具和用具,係貴族按其等級使用組合不同、數量各異的青銅器。而商周時期採厚葬制度,他們視死如視生,故有拿家國重器陪葬死者的習俗,所謂國家愈大,家族地位愈高者隨葬的銅器也就愈豐富了。《呂氐春秋》〈節葬篇〉就有銘文記載青銅器是不可缺的重要陪葬品,最少一、二件,稍多者到十幾件,王室墓葬如殷墟婦好墓﹙武丁之妃﹚隨葬的青銅禮器竟多達二百十一件。
商代已可鑄造大型的青銅器,諸如司母戊鼎重832.4公斤,到西周時代青銅禮器的組合更加規範化,發現許多雄偉厚重的青銅器,如大盂頂、大克鼎、師鼎、五耳大鼎、虢季子白盤等,至於青銅樂器如編鐘的鑄造也大大地發展出來,西周中期一個名為瘐的貴族所擁有的編鐘竟有四組之多。
青銅器是當年階級的表徵
中國青銅器時代是一個階級森嚴的社會,商、周貴族所擁有的青銅器,大體上皆與使用者身份、地位、權力等來相適應。青銅器同時也是他們生活宴客、婚媾等場合使用,尤其古人事死如事生,在喪禮中需要大量陪葬青銅器,現今數量以萬計的商、周青銅器,可謂絕大多數都來自古墓的發掘。
由於特殊的禮制與社會的需要,中國青銅器種不同造型,奇特而神秘的紋飾是中國藝術史上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另從社會意義來理解中國青銅器關鍵,是夏、商、周三代的權力機構,精美的青銅器係中華民族值得珍惜和自豪的文化藝術科技遺產瑰寶,傲視世界。
古代青銅器隨著時代的迭異,各有其發展與變化的規律,諸如鼎屬青銅器中之大類大器,從商朝二里岡時期以至漢代,流行時間很長,但各時代的型製都有不同的特徵,若能完全掌握各時代的各類特徵,相信對器物的鑑別有相當的助益!
青銅器時代可謂人類文明肇始,它充分反映歷史、文化、藝術、宗教及戎事等諸面貌,尤其早年的冶鑄技術和藝術成就更為古文物之翹首,故保護和管理已視為極為重要的課題。
青銅器曾以台北故宮博物館擁有最多,約四千餘件,這些器物多數係當年隨蔣公遷台而來,佔歷代出土相當的百分比,被清代譽為四大國寶之一的孟鼎,毛公鼎皆為台北故宮所珍藏,確為傲世之典藏。近年來大陸出土青銅器多,已遠超越台灣故宮典藏。
青銅器保存應考慮濕度問題
青銅病為青銅器最大致命要害,必須及時冶療,惡性銅鏽不除,最後會導致器物被蝕毀,而腐蝕生鏽之因存在於濕度問題,要杜絕青銅器病復發,必須考慮置存較乾燥場地,利用錦盒保存也可有效除濕,相對濕度最好維持在百分之四十左右,若嚴重潮濕場所則可提高除濕,才可確保器物健康美麗。
台灣不少收藏家喜愛青銅器,但一般都忽略了台灣是屬海島氣候,空氣相當潮濕,青銅器最易受潮生鏽,損害器物及美觀、壽命,因此必須保護、管理,控制溫度、濕度條件緊密結合,如此方能對器物有效保存及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