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組
國民黨行管會主委邱大展17日發布,國民黨清查舊有黨產時,發現ㄧ批民國三十六年中央政府發行之第二期美金公債(U.S. Gold Bonds)。雖年代久遠,其狀況完好,重新予以清點估算現值約新台幣385億元。
國民黨今天召開「國民黨申報385億元黃金債券,相當於104萬兩、黨產會應正視國民黨對中華民國的貢獻」記者會。邱大展強調,依照黨產條例第11條規定,「黨產會之調查,應恪遵正當法律程序,以符合比例原則之方式為之。」
邱大展強調,繼申報齊魯公司相關資料後,國民黨將向黨產會申報黃金公債部分,他呼籲黨產會對國民黨有利、不利的黨產資料都應該調查,否則就是「濫權」、「瀆職」,請黨產會根據黨產條例第11條做出調查報告書,還給社會一個事實真相。
邱大展說明,國民黨文獻多次記載該筆黃金債券在戰亂中由專人輾轉運抵台灣。後委託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保管,分裝於六十八箱內,保存至今。且在民國七十八年二月於國民黨辦理社團法人登記時列入所附之財產彙總表。
依正確計算方式,此批政府債券之本金及未領息票合計為美金36,480,920.50元。由於當時係採「金本位制」。依美國黃金儲備法案之規定,35美元可以兌換一盎司(31.1035克)黃金,因此債卷換算黃金為1,042,312.0143盎司(即1百零4萬2千3百1拾2英兩,約相當於3萬2千4百1拾9公斤)。以今年3/10日黃金價格每克NT1,188元計算,即達約值新台幣385億1,439萬8千元。
國民黨表示,由於當年大陸戰亂因素,惡性通貨膨脹導致國家財政遭逢重大危機,中央政府需彌補財政赤字、穩定幣值與物價,故於民國三十六年頒布美金公債條例,其中第四條規定,購買人須以美金存款或美金現幣繳購、或以其他外幣存款或現幣,依照中央銀行牌價,折合美金繳購;或以黃金繳購,其折合率由財政部以命令定之。政府發行美金公債,意在以合法合理方式重新恢復金融貨幣秩序,解決非常時期之社會民生問題。
國民黨當年基於協助政府挽救金融秩序為優先,決定以政黨自有黃金繳購民國三十六年第二期美金債券一批,充實國庫缺口,且此筆美金債券之時代價值甚為重要,對後續民國三十七年幣制改革發行金圓券、政府來台後發行新台幣等一連串財政措施具有穩定作用,此一過程對國家存續之影響極為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