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組
針對有媒體以「海基會零功能」的報導,海基會13日喊冤,強調內容有諸多錯誤,引用相關資料避重就輕,明顯誤導真實的惡意,海基會對此提出澄清,也表達相當的遺憾。
相關報導指稱,「海基會最重要的文書驗證業務,從去年的98011件,平均每月8167件,到今年一月至三月平均每月6398件。顯示兩岸關係趨冷,也影響該會最傳統性的職能。」
海基會澄清,報導數據係指「完成驗證數」,海基會去年每月平均完成驗證數確為8167件,今年四月份完成驗證數為8724件,案件數並無減少,而今年一月至三月因春節假期,歷年來驗證數都較少,刻意拿此數字作為比較基準,實有惡意誤導之嫌。
海基會強調,去年海基會完成的中國大陸公證書驗證案件達98011件,轉遞我方認證書至中國大陸64422件,與民國104年度的97633件、62684件,並無明顯增減;海基會指出,所謂「顯示兩岸關係趨冷,也影響該會最傳統性的職能」,明顯不是事實。
至於報導稱,「台商三節聯誼,真正參與的台商只有馬政府時的一半,都靠公務員撐場面」。海基會強調,該報導完全背離事實,對於錯誤的描述可能導致外界誤解的,深感遺憾。
海基會指出,去年520以來,大陸台商三節座談聯誼活動,大陸各地台商協會代表參與活動總人數並未明顯減少。以今年春節台商聯誼活動為例,大陸台商協會代表約220人,與以往的200至250人相同;另國內工商團體赴大陸投資重量級廠商代表約110人,遠高於過去的約10人,整體大陸台商代表人數達330人,與過去相比,台商參與人數不僅未有減少,反而更多。
海基會強調,部分大陸台商協會會長確因受到政治因素干擾,未親自出席台商聯誼活動,但大陸各地台商協會的榮譽會長、監事長、常務副會長、副會長等台幹部均返台參與,所謂「真正參與的台商只有馬政府時的一半,都靠公務員撐場面」,明顯不符事實。
海基會強調,包括兩岸文書驗證、台商服務、陸生、陸配與台生的服務關懷等例行性工作,持續積極推動執行,並未受到目前兩岸情勢的影響。海基會今年更首度為陸生安排台灣企業參訪與文化之旅,這些服務都是以前未有的;相關媒體刻意避重就輕,進行違背事實的報導,實有惡意誤導之嫌,傷害兩岸關係發展,海基會深感遺憾。
海基會也呼籲,兩岸兩會的業務攸關兩岸基層民眾權益與福祉,政治性的框架與限制,不應影響兩岸基層民眾權益,兩岸兩會應以恢復溝通對話為正途,才能相互累積善意,真正解決兩岸民眾切身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