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組
(基隆訊)日前蹭日移民署長的謝立功教授針對基隆市的產業發展提出具體的方向,11/15日特召開論壇邀請產官學三方進一步討論基隆成為遊艇母港的實際方案。
論壇由四位產官學的專家共同主持,分別為前基隆港務局長王鐘雄、基隆市國際輪船公會理事長林正義、基隆市船務代理公會理事長楊吉利、國立海洋大學法政系教授謝立功,與會專家、業者及民眾共有一百餘人,顯示各界相當重視市港繁榮的議題。
國立海洋大學航運管理系教授蔡豐明就「基隆港營運現況與未來發展」作專題演講,他指出,近年來發展郵輪是各港重點,但基隆港是商港起家,老本行也不能忽視。基隆港碼頭應逐步實踐東客西貨,東岸轉型為國際郵輪、客運、觀光休憩碼頭,形塑國際郵輪觀光母港的形象;西岸集中貨物裝卸,貨櫃、散雜貨集中裝卸場,降低市區交通流量。
威爾森通運公司船務經理王文賢談「郵輪觀光如何結合城市觀光,創造基隆觀光產業的機會」,今年郵輪共269航次,明年預計達324航次,但是超過80%是載台灣遊客出國的外遊航次,對基隆港的效益不多。因此,要發展基隆自己的旅遊業,才能讓更多的觀光客來台消費。更提出基隆的弱點:缺少明顯的旅遊特色、太接近台北101及故宮等指標性景點…等,因此市府要努力建設維護景點。
益利航運公司業務經理林柏宏談「基隆港碼頭未來配置之研討」,他指出,基隆港為一天然良港,而且港區與市區相連,貨櫃吞吐量曾為世界前十大貨櫃港之一,但如今基隆港散裝沒落,貨櫃裝卸量逐年下降,轉口櫃更減少一半有餘,是不是只能靠新興的郵輪產業呢?林經理建議,威海營區遷至西岸後,將中正路內移截彎取直,將增生的土地發展大型商場或飯店,呼應東客西貨的議題。
裕隆行國際運通公司暨柏域斯浩航物流公司董事長邱明仁則就「基隆港自由貿易業務,對於基隆港營運發展」作出建議。他指出,自由貿易港區能發展客製化物流,並可結合台北市、新北市腹地發展科技業加工,作跨境物流的一條龍產業,更可以發展由快船運送的小包裹及批發物流。
謝立功教授 強調,貨運是基隆的專業,雖然運量下降,但基隆還是擁有專業技術與人才,客貨一定要並重,基隆港缺一不可,而基隆市長必須作好協調者的角色,不能把基隆港的建設推給港務公司,卻又把郵輪母港掛在嘴邊,一定要建立良好的港市合作機制,港市一起建設、共生共榮,讓基隆再度成為台灣頭!